日本昭和名家 渡部星村 銅雕 貝都因少女 1980 (3-18)

日本昭和名家 渡部星村 銅雕 貝都因少女 1980 (3-18)
「她赤足而立,披著風沙的沉默,凝視著遠方的命運——渡部星村《貝都因少女》,一尊來自昭和時代的靜謐之聲。」這件作品為日本昭和時期名家渡部星村於1980年創作的銅雕《貝都因少女》,展現出深沉的人文關懷與東西文化交融的美學視野。
貝都因人少女,身披厚重斗篷,赤足而立,神情沉靜,透露出堅韌與孤寂,少女的赤足與防止風沙與保暖、防曬的斗篷,暗示生活艱辛與文化封閉;少女面容沉靜,眼神低垂,傳達出一種內在的尊嚴與靜默的抗爭;臉部表情細膩,衣褶層次豐富,展現高超鑄造技藝。銅雕表面呈現深褐色光澤,強化歷史感與質樸氛圍。1980年代日本正值經濟高峰,藝術界開始探索全球視野,對異文化題材產生濃厚興趣。渡部星村選擇貝都因少女作為創作主題,表現對「遊牧」、「流離」、「堅韌」的讚頌。
貝都因人(Bedouin)貝都因人是阿拉伯遊牧民族,撒哈拉沙漠遷徙而居的遊牧方式,幾千年來的生活方式幾乎沒變,被認為是「最正宗的阿拉伯人」。,也是世界上最後一支在沙漠裡生活的人們!其實貝都因的意思就是「在沙漠裡生活的人」。
渡部 星村 わたなべ せいそん、(1910-1994|明治43年-平成6年)
渡部星村 わたなべ せいそん活躍於昭和中後期的日本雕塑家,擅長以寫實手法刻畫人物情感,尤其關注邊緣族群與異文化主題。 其作品常融合東方精神與西方技法,銅雕質感厚重,細節處理精緻。
- 1910 年(明治 43 年)-出生於山形縣東田川郡東村大見(今鶴岡市大見)。
- 1932 年(昭和 7 年)-從一所初中畢業,立志成為雕塑家。
- 1936年(昭和11年)-首次在第五屆日本雕塑展展出
- 曾在東正教木雕家協會展覽會上展出
- 1941年(昭和16年)-首次入選第四屆文部省美術展覽會
- 入選日本藝術展
- 1971年(昭和46年)-捐贈「青年男子雕像」朝日村(木雕)。
- 1980年(昭和55年)-向大阿彌小學捐贈「山之迴響」(銅像)。
- 1989 年(平成 1 年)-旭村榮譽市民獎
- 1994年(平成6年)-逝世
- 2010年(平成22年)-在月山朝日博物館村舉辦「渡部星村100週年紀念特別展覽」
彫刻作品
- 『青年像』 鶴岡市朝日庁舎蔵
- 『山のこだま』 大網小学校蔵|「山之迴響」 大網小學藏品)
- 『ベトウィンの少女』 月山あさひ博物村・文化創造館蔵|「貝都因少女」月山朝日博物館村・文化創造館蔵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