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 月白釉 開片紋觀音瓶 款崇寧五年 汴京官窯 張家造
觀音瓶器型古樸端莊,釉色月白,大開片金絲鐵線紋,圈足施醬色護胎釉,釉質精細,寶光內斂。底款浮雕三行,崇寧五年 汴京官窯 張家造。
崇寧(1102年—1106年)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二個年號(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使用這個年號共5年。3150
觀音瓶器型古樸端莊,釉色月白,大開片金絲鐵線紋,圈足施醬色護胎釉,釉質精細,寶光內斂。底款浮雕三行,崇寧五年 汴京官窯 張家造。
崇寧(1102年—1106年)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二個年號(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使用這個年號共5年。3150
天青釉水仙盆,呈橢圓形狀,敞口,淺壁漸收,平底,底邊凸出窄邊稜,四雲頭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體滿布天青釉,有細碎開片,釉質勻潤,底邊釉積處略含淡碧色,稜角釉薄處呈淺粉色。裹足支燒,底部有六個細小如芝麻的支釘痕。整體造型端莊渾樸,線條優美流暢,釉色溫潤,瓷質細膩,如雨過天青的寧靜開朗的美感。
天球瓶形制挺拔,面施粉彩,繪錦雞立於奇石之上,各色牡丹松樹相映成趣,畫面富麗華妍,工藝精熟,寓意吉祥。
底款「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藍字篆書款。
不含座尺寸約:36.1 X 33.5 X 51.6 cm
葫蘆形瓶,頂端收小圓口,短圈足。通體內外皆施青釉。色粉青,黑絲大開片。瓶身二側銘文填金紅印,運筆流暢,行雲流水。足緣露胎呈褐黑色,瓶底足內除印款坯塊施滿釉。瓶底圓形瓷坯塊,陽刻宋官窯記號落款,左由右至左陽刻五行:宣政年間 開封府督造 東京官窯 歸于天成 宋徽宗御貢。
此南亞陶板雕塑,作歷史典故圖,一人身著傳統服飾,騎於靈象身上,形象生動傳神,刀工老練,運藝古拙,予人雋古淳悠之韻。整作構圖生動傳神,觀來和諧古雅,饒富古韻之美。南亞人民認為白象代表雨神,是生命和豐收的象徵。印度神話中,白象-艾拉瓦塔(Airavata)成了戰神「因陀羅」(Indra) 印德拉的坐騎。泰史經常記載大象為古代戰將坐騎,白象更是皇帝出征的專屬御坐,對於捍衞國家具有重要功績,因此大象自然成為泰國尊貴、勇敢與權威的精神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