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陶瓷

21 2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灑藍釉 藍地白花八寶紋 玉壺春瓶 款慎德堂博古製

玉壺春瓶撇口,細長頸,圓腹下垂,圈足。花與地間有如銅絲鑲線,有琺瑯彩之意,藍底銀花,以灑藍釉為底,堆白花卉的手法,產生一種色彩的強烈對比。此類灑藍釉堆白作品,製作工序複雜,先於素坯之上依圖堆塑出纏枝花卉紋飾並覆上白釉,入窯素燒成為瓷胎,繼而於素胎之處施上藍釉二度入窯,方始成功。此盤紋飾製作細緻,造型莊重,紋飾素雅,手法老到傳神,所堆塑纏枝花卉與灑藍釉面高底相間,富有層次和立體效果,極為養眼,而且藍白相映,清新別致,深得雅趣風骨。整器胎體較厚,手感沉重,器型大氣少有。底心雙圈內青花書「慎德堂博古製」六字楷書雙圈款,字跡規整。

18 2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青花五彩大罐 鬼谷子下山 款大元至正 張家造 博陵第

賞罐形制端穩,胎質堅實縝密,呈唇口、束頸溜肩,腹身豐潤飽滿、於下漸斂;通身施青花五彩,色澤恬麗清雅,腹部通景繪作鬼谷子下山圖,整制技藝精熟,佈局疏密有致,韻致雋雅。底款大元至正三年四月吉日 張家造 博陵第。青花五彩是以釉下青花搭配釉上多種彩相結合的瓷器裝飾技法。先以釉下青花描繪,上釉燒成後再用釉上彩繪其它部分,最後入爐烘燒而成。青花五彩是由成化鬥彩發展而來。但又與成化鬥彩有明顯不同,即它並不以青花為主色,只把青花作為組成整個畫面的一種色彩而與紅、黃、綠等色處於同等地位。

16 2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寶石紅釉 柳葉瓶 款大明宣德年製

瓶撇口,細長頸,錐形身,豐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內凹,器身細長,形似柳葉,故又有「美人肩」之稱。器外通體施紅釉,釉色鮮紅並帶類似橘皮上的針孔氣泡眼,施釉均勻,釉面瑩潤,口沿邊呈現白邊,為宣德官窯紅釉特徵之一「燈草邊」。釉料在底部停止,底白釉泛青。胎骨勻細,圈足露白胎,間帶鐵質斑點。器底青花六字「大明宣德年製」雙圈楷書款。

16 2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纏枝番蓮紋 穿花龍 青花大罐

器形端莊典雅,胎骨潔白細膩,胎體厚實,胎釉接合緊密,作唇口短頸,豐肩鼓腹向下斂收,環形圈足,平底略凹,面施青花作繪,青花純淨勻亮,器肩繪如意雲紋一周,下則為無縫仰覆蓮瓣紋,器身纏枝番蓮繚繞蔓生,雙龍飛騰穿梭其間,繪風灑脫暢達,刻畫細膩,龍身滿畫鱗甲,頭部的角長,龍髮分縷,龍的上顎翻捲,閉咀,雙目圓睜,圓而有神,闊步奔行,威猛遒勁,雄武矯健。五爪呈風車狀,似鷹爪,顯得鋒利剛勁,氣勢威武凜然,主題寓意吉瑞,整觀運藝嫻熟老鏈,器身線條曲弧流順,給人雋古清逸之氣韻。器形紋飾有明顯明代風格。

16 2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天藍釉 堆白 荷塘清趣 萊菔瓶 款大清乾隆

藍地堆白器自明初以來,即為官窯的名貴品種。堆白工藝製作難度繁瑣,不同於普通上彩點畫,白釉突出瓷器表面,立體而鮮活。其製作工序複雜,先於素坯之上由專業巧匠用刻、堆、鑲嵌的方法堆塑出紋樣,並覆上白釉,入窯素燒成為瓷胎,繼而於素胎之處施上寶石藍釉再次燒製。如此才能使白花紋飾有立體感,圖案又古雅靈動,藍白分明,清新別緻。

6 1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當代陶藝名家 多彩窯變釉 炫彩茶盞 凃慶賀

茶盞,大口圆唇,弧腹斜收,圈足。厚胎,器身施紅、藍、綠交織之多彩釉,澤色濃艷,外以綠釉為底,散落藍斑,色翠嫩瑩亮;內以紅釉為底藍釉斑點滿布,口沿處露白,不同色塊間形成柔和的色彩融合與轉化。整作運藝精湛,弧曲暢順,比例勻稱,融會水墨畫中潑墨效果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精神,美韻獨具,個人風格盡現。

6 1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當代陶藝名家 多彩窯變釉 炫彩茶盞 凃慶賀

茶盞,大口圆唇,弧腹斜收,圈足。厚胎,器身施紅、藍、綠交織之多彩釉,澤色濃艷,外以綠釉為底,一抹紅霞散落藍斑,色翠嫩瑩亮,富含變化;內以紅釉為底藍釉斑點滿布,口沿處露白,不同色塊間形成柔和的色彩融合與轉化。整作運藝精湛,弧曲暢順,比例勻稱,融會水墨畫中潑墨效果與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精神,美韻獨具,個人風格盡現。

26 12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早期 宜興紫砂 半瓢壺 款顧清

半瓢壺也叫曼生壺,以半瓢為器身,流短而直,把成環形,蓋上設弧鈕,壺身由上而下依次變大,至壺底呈較大接觸面,因此器型極為穩健,成為極為穩健的形態。壺蓋、蓋鈕與腹呈相似的壺型,典雅古樸,造型樸掘。半瓢壺是清代江蘇宜興,制壺名家楊彭年與金石學家、與宜興相鄰的溧陽縣知縣陳曼生合作的作品。

26 12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官窯 開片紋 青瓷弦紋 簋式魚耳爐

簋式爐仿青銅簋樣式製器,爐器端正沉穩,呈撇口,微束頸,鼓腹飽滿,兩側設戟耳,扁腹飽滿向下漸收,底承圈足。胎薄,口沿釉薄,微顯胎骨,周身面施青釉,釉色粉青,瑩潤如美玉,釉面滿佈開片紋,色澤古雅含蓄,素身無贅飾,整制造型質樸秀淳,流瀉清雋幽雅之韻。

1 12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青白釉 鬲式三足爐

鬲式爐仿自周代煮食器鬲之形制。爐折沿口,短頸微束,溜肩,扁圓腹,形制飽滿,下承三足,三乳足向外斜伸,乳足內側各有一通氣小孔。通體施青白釉,釉色淡青閃黃,釉至爐底,外壁無開片,樸雅沉著,足尖無釉露胎,質地細密。整體造形玲瓏巧致,敦實可愛,樣式格外古樸,可作焚香用具、或陳設之用、或於掌中把玩,令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