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陶瓷

2 2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琺瑯彩 花鳥蝶石溫壺 蒜頭瓶 款雍正御製

蒜頭瓶,胎白透光,小口鼓圓微斂成蒜頭形,長頸溜肩,梨形圓腹,圈足。通體施白釉,釉質瑩潤,輕盈秀美,器身描繪花鳥蝶石,形象生動、生機盎然,襯以詩文墨書「朝朝籠麗月,歲歲占長春」二句,詩句前有「佳麗」,後有「金成」、「旭映」共三枚紅料印,呼應生趣,高雅精緻,風采莊雅淳秀。圈足內「雍正御製」二行四字雙方框藍料款。雍正朝是琺瑯彩瓷發展的關鍵階段,此器品質精美,繪製細膩,紋樣結合詩書畫印,展現雍正皇帝的藝術品味。

20 1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早期名家 漁翁自樂 太白醉酒 青花蓋罐 王步

蓋罐胎土淘煉精細,質白慎密純淨,釉質細潤,白裏泛青,青花青中帶藍,緊密溶於胎骨之上, 繪漁翁自樂及太白醉酒,分水法表現出水色濃淡筆韻,層次豐富,立體感強。畫工精美,展現恬靜的田園之美。署名:竹溪老人王步。

20 1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早期 德國麥森Meissen瓷器 黃地青花 銅把湯盅

德國麥森Meissen,早期產品,疑似模仿清初中國黃地青花式樣的湯盅,底座、湯把以及蓋頂都是為銅件。在18世紀,來自東方的瓷器瓷器-又被形容為“白金”,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商品之一。歐洲各國開始嘗試製作中國青花瓷的方法。1710年,奧古斯都大帝建立了Meissen工廠,並網羅了一些藝術家和工匠來生產並裝飾這些難得的臻品。至今依然是歐洲陶瓷界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

8 1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黃地青花 折枝花果賞盤 款大明正德年製

胎質白淨,侈口窄唇,淺斜壁,弧腹,矮圈足。盤內底繪折枝石榴花,外圈以雙圈藍色弦紋,內壁四方畫有桃實、石榴、杏子、櫻桃等四種瑞果,外壁繪四朵纏枝牡丹分飾四方。隙地均加塗黃彩。圈足內施白釉,底中心書釉下青花「大明正德年製」六字雙行雙圈楷款。黃地青花將黃釉燒在白瓷之上,使黃色呈現較淡的色澤,又稱為「嬌黃」。以黃襯藍,更襯出黃彩之嬌,青花之豔。

7 1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當代陶藝大師 早期作品 六君子花 竹韻茶碗 黃仰明

黃仰明老師自幼習以國畫、油畫、陶藝等創作,歷經民國60-70年代台灣陶藝輝煌鼎盛時期,民國80年代,因緣際會取得豐富釉彩資料,從此展開大量釉彩測試,逐步融合油畫的韻味、水墨的韻染、水彩的溫潤等,並透過精湛的釉下彩燒成技術呈現其精隨,

7 1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米黃釉 開光描金 四方貫耳瓶 款宣和年造

貫耳瓶仿古銅器造型,呈長方形,四角內倭,直口,溜肩,鼓腹,高圈足。頸部兩側各飾有方圓形貫耳一對。形制方整,施以米黃釉,通體滿佈開片紋,腹身開光描金,予人淳然雋古之感。

7 1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鬥彩 纏枝花卉 綬帶如意耳葫蘆尊 款大清雍正年製

鬥彩將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將兩種工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釉面的層次更為多元以及立體。纏枝花卉紋如意耳尊,因瓶口與肩所飾對稱綬帶耳形似如意,故又名「如意尊」。此器形制為雍正朝新創,並延燒至乾隆時期。葫蘆尊亦稱如意尊,為雍窯新出器樣,體態穩重,線條優美。葫蘆尊又稱「雙喜寶珠瓶」,清宮文獻中見有收貯記錄,

5 1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粉彩仕女橄欖瓶 款大清雍正年製

橄欖瓶,撇口,長頸、溜肩、鼓腹、撇足,形似橄欖。為清代流行器形,器內及外底施白釉,面施粉彩,繪仕女成群,姿態閒適,用色清雅素麗,整體構圖別緻清新。大清雍正年製六字雙行楷書雙圈款。橄欖瓶是非常優美的瓶型,柔和的曲線,從上到下。梅瓶的曲線較為上飄,玉壺春瓶線條較為下沉,過猶不及,不若橄欖瓶的穠纖合度。

3 1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當代名家 陶瓷雕塑 女體半身像 作者疑似馬浩

雕塑表現女性豐滿胴體造形,形態動感。馬浩善於釉藥色彩的運用,特別重視渲染等技法,用色奔放、大膽。雕塑色澤明豔亮麗,走勢豐富,造形精準俐落,簡而明確,巧妙捕捉到剎那間唯美單純的的人體形象,豐腴飽滿,婀娜多姿,寓意深遠純粹,引人遐思無限,玩味十足。

1 1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早期名家 鄭懷橋 摹 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 手繪瓷板畫

瓷板畫是畫與瓷的結合,需具有國畫修養的陶瓷美術工作者,既有工藝性,又具藝術性,藝術美是蘊藏於工藝性中。瓷板上表現國畫要比在絹和紙上表現困難,再加上畫片寬大,燒製不易,完成一幅好作品是難上加難。雖製作不易,但其耐久、不容易損壞,永不褪色的特色,利於收藏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