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青瓷 長頸瓶 油槌瓶 漢青窯 金福漢作
韓國高麗青瓷,油槌瓶小口,細長頸,鼓圓腹,平底,胎薄,拉薄的口延處,在高溫後自然產生了鐵口,青瓷的純淨釉色上有細緻的開片紋之外,器形與膽瓶相近,瓶口一圈象嵌象工藝帶狀紋飾。底款漢青,釉面滿開片冰裂紋,漢青窯/金福漢(作)。
韓國高麗青瓷,油槌瓶小口,細長頸,鼓圓腹,平底,胎薄,拉薄的口延處,在高溫後自然產生了鐵口,青瓷的純淨釉色上有細緻的開片紋之外,器形與膽瓶相近,瓶口一圈象嵌象工藝帶狀紋飾。底款漢青,釉面滿開片冰裂紋,漢青窯/金福漢(作)。
韓國高麗青瓷,玉壺春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是一種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的瓶型。底款趙京,釉面滿開片冰裂紋,帶供箱,韓國人間國寶 趙京洙(作)。趙京洙是韓國陶藝名家,擅長傳統高麗青瓷藝。有趙京陶藝研究院。
撇口建盞較束口、斂口、敞口盞,有更大更美的弧線,撇口不利於打茶,但利於就口與欣賞茶面。在宋代此類建盞常幾人共飲共賞,也就是一隻茶盞大家輪流欣賞,輪流喝。珍珠斑建盞,是在黑釉烏金盞的基礎上進行二次點白釉燒製。
笠式盞,器形周正,釉面均勻,口沿內斂,弧腹,假圈足較小,足徑約3公分,淺凹底,足素胎,胎色米白,圈足以竹刀俐落向外及向內斜削,形成外觀似圈足的形狀。通體施黑釉,採用剪紙貼花工藝,碗心微凸,飾薝卜花(栀子花六瓣花瓣)一朵,內壁均裝飾三組花紋,黑釉剪紙貼花是吉州窯裝飾的一種獨創手法,是將民間剪紙藝術與瓷器裝飾相結合的一種獨特技法,此盞集剪紙貼花、灑釉、黑釉工藝,黑釉上點綴淡灰窯變色斑,宛若星空,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是一件吉州窯不可多得的一件茶器。
百花不露地”,又稱“百花不落地”、是帝王專用賞花應景之瓷,瓷器外表鋪滿各色花朵,以各形各色花朵將整個畫面填滿,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幹。如同天女散花,錦緻繁密,浮於空中,故稱「百花不落地」。其製作難度非常高,開光工藝也稱為“開窗”,開窗把瓷器表面合理的進行分區排列,用形狀不同的框架突顯主題圖案,為達到聚焦、點題、強調的作用。這種方法就像古建築上的開窗見光,因此而得名。
此對清供賞瓶,撇口,長頸,圓腹。瓷胎厚實縝密,面施鬥彩,外壁散佈形色各異的皮球花,設色豐富,姹紫嫣紅,襯以純白釉地,明快妍麗,一派生機盎然,艷而不俗,多而不亂,顏色豐富,吉慶可愛,放在案頭擺設,雍容中又不失清雅。賞瓶為雍正朝最出現的一種造型,作賞賜之用,其器型源於玉壺春瓶。皮球花是清雍乾時期的瓷器中獨特的一種,也是清代紋飾當中極其尊貴的皇家紋飾。雍正皇帝特別喜歡日本的藝術品,尤其是漆器,球花紋飾在日本的漆器和家徽瓷中,經常出現。
龍蛋壺取紫砂朱泥為料,瀰漫著迷人的氣質,具有流暢圓潤的壺體似蛋形,壺嘴概作三角圓錐,根部粗,至流口大幅束縮,蓋扁圓珠紐,執把圓弧下曲,厚實有力,端握得宜,韻致清雅雋古。壺底竹刀劃刻俊逸行書:「遠樹斷雲春雨外,華星明月晚涼初 徐恆茂」
耄耋圖紋盞敞口,弧形腹壁,繼而內斂,圈足,造型規整,胎白輕薄細膩,釉色瑩潤,工筆細膩流暢,色彩艷麗,貓、蝶神態靈動,活潑可愛。提拔落款“群貓撲蝶圖 丁丑年古月軒”,加題前後印章。大清雍正年製二行六字青花款。貓蝶圖,貓蝶諧音耄耋有有長壽的寓意。因寓意美好,用耄耋圖紋盞為皇帝祝壽,應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貓善鼠,護糧有功且又馴良可愛,受世人喜愛。蝴蝶是美麗的化身,象徵著幸福和美麗。
蒜頭瓶,胎白透光,小口鼓圓微斂成蒜頭形,長頸溜肩,梨形圓腹,圈足。通體施白釉,釉質瑩潤,輕盈秀美,器身描繪花鳥蝶石,形象生動、生機盎然,襯以詩文墨書「朝朝籠麗月,歲歲占長春」二句,詩句前有「佳麗」,後有「金成」、「旭映」共三枚紅料印,呼應生趣,高雅精緻,風采莊雅淳秀。圈足內「雍正御製」二行四字雙方框藍料款。雍正朝是琺瑯彩瓷發展的關鍵階段,此器品質精美,繪製細膩,紋樣結合詩書畫印,展現雍正皇帝的藝術品味。
蓋罐胎土淘煉精細,質白慎密純淨,釉質細潤,白裏泛青,青花青中帶藍,緊密溶於胎骨之上, 繪漁翁自樂及太白醉酒,用筆圓潤蒼勁,分水法表現出水色濃淡筆韻,層次豐富,立體感強。畫工精美,展現恬靜的田園之美。署名:竹溪老人王步。王步獨特的用筆與用料,晚年十分講究青料與瓷釉的色澤,他所使用的青料多由自己配製,一般來説,青中微帶藍黑,給人以莊重、渾厚、寧靜之感。他的青花瓷忌用純白釉,而常用一種白裏泛青光亮度弱的釉,他認為這種釉比純白釉和古代的重石灰釉含蓄,與青花結合有温厚的效果而無浮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