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 琺瑯彩 花鳥蝶石溫壺 蒜頭瓶 款雍正御製
蒜頭瓶,胎白透光,小口鼓圓微斂成蒜頭形,長頸溜肩,梨形圓腹,圈足。通體施白釉,釉質瑩潤,輕盈秀美,器身描繪花鳥蝶石,形象生動、生機盎然,襯以詩文墨書「朝朝籠麗月,歲歲占長春」二句,詩句前有「佳麗」,後有「金成」、「旭映」共三枚紅料印,呼應生趣,高雅精緻,風采莊雅淳秀。圈足內「雍正御製」二行四字雙方框藍料款。雍正朝是琺瑯彩瓷發展的關鍵階段,此器品質精美,繪製細膩,紋樣結合詩書畫印,展現雍正皇帝的藝術品味。
蒜頭瓶,胎白透光,小口鼓圓微斂成蒜頭形,長頸溜肩,梨形圓腹,圈足。通體施白釉,釉質瑩潤,輕盈秀美,器身描繪花鳥蝶石,形象生動、生機盎然,襯以詩文墨書「朝朝籠麗月,歲歲占長春」二句,詩句前有「佳麗」,後有「金成」、「旭映」共三枚紅料印,呼應生趣,高雅精緻,風采莊雅淳秀。圈足內「雍正御製」二行四字雙方框藍料款。雍正朝是琺瑯彩瓷發展的關鍵階段,此器品質精美,繪製細膩,紋樣結合詩書畫印,展現雍正皇帝的藝術品味。
橄欖瓶,撇口,長頸、溜肩、鼓腹、撇足,形似橄欖。為清代流行器形,器內及外底施白釉,面施粉彩,繪仕女成群,姿態閒適,用色清雅素麗,整體構圖別緻清新。大清雍正年製六字雙行楷書雙圈款。橄欖瓶是非常優美的瓶型,柔和的曲線,從上到下。梅瓶的曲線較為上飄,玉壺春瓶線條較為下沉,過猶不及,不若橄欖瓶的穠纖合度。
粉彩九桃天球瓶,瓷胎瓶身,直口,長頸,寬圓肩,大圓腹,矮圈足。胎質潔白,釉質粉潤如雪,白釉如脂,構圖生動如畫,設色雅麗,釉彩粉嫩可以見到顆粒狀浮起,腹部主體爲描繪着層次清晰,繪桃樹一株,軀幹茁壯有擎天之姿,桃枝延伸至瓶頸,桃幹茁壯,綠葉濃淡深淺,相背陰陽,樹上結蟠桃九顆,每支蟠桃也角度各異,果實飽滿枝葉茂盛。桃花含苞欲放或全然盛開,皆具冰清玉潤之質,迴風舞雪之姿。桃樹之旁依偎月季一株,更顯謙遜不爭之德。主體圖案周圍蝙蝠翔飛,色澤豔麗,清晰悅目。碩果嬌花在細潤晶瑩的白底襯托下,華而不俗,美而不妖。成熟的渲染手法和嬌豔的飾彩,非常成功地表現出成熟桃果香濃欲滴的神韻,形成葉有陰陽向背、樹有老枝新芽的精彩效果。足緣露胎,底部施白釉,正中落「大清乾隆年製」三行篆書款。
賞瓶瓷胎淨白縝密,面施粉彩,繪仕女面帶微笑,或端立眺望遠方,或端坐於奇石之上,杏眼媚眉、櫻桃紅唇,高挽髮髻、嬌態畢現,刻畫生動細膩傳神,滲透出古典仕女清淡、高貴的典雅賢淑之美。一旁叢樹枝葉繁茂,身後遠山綿延,將人物與背景融為一個整體,發揮背景的輔助功能,使其襯托出仕女與背景的和諧之美。整制工藝嫻熟精湛,韻致古雅莊秀。5000
瓶身為天球瓶式樣,圓口,直頸,腹部豐滿渾圓,臥式圈足,足底施釉,足內有沾沙,「乾隆年製」雙方框二行四字楷書紅款。纏枝牡丹,綠葉彩花主題花紋搭配顏色較淺的卷草如意錦地,仿如在織錦底布加繡其他紋飾,使之產生繁花似錦的效果稱為錦上添花。錦上添花已成為琺瑯彩和洋彩瓷系列作品常見的紋飾。盡其所能的細膩和呈現滿花意象,有那個時代特有的風格。
同治粉彩,白地美人如意水丞(水盂),同治年制,四字楷書紅彩款,形制乖巧,雅致精美,清秀淡雅,畫工精湛,釉面滋潤,釉色有透明感,水丞又稱水盂,古代讀書人用於硯池的貯水小罐,玲瓏細巧、盈手可握。
天球瓶形制挺拔,面施粉彩,繪錦雞立於奇石之上,各色牡丹松樹相映成趣,畫面富麗華妍,工藝精熟,寓意吉祥。
底款「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藍字篆書款。
不含座尺寸約:36.1 X 33.5 X 51.6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