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5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藝術家和他的模特兒 畢卡索 絲網版畫 1974

The-Artist-and-His-Model是畢卡索1964年的創作,收藏於紐約Buffalo-AKG-Art-Museum,在畢加索去世的隔年1974年出版的限量紀念版畫。「愛和性是創作的原動力」畢卡索曾經明確地表達過藝術與性的關係:「藝術和性是一碼事。」他說:「藝術不是純潔的,我們應該禁止它與尚無準備的純潔者接觸。沒錯,藝術是危險的,但是,如果它純潔了,就不成其為藝術了。」 從一定意義上說,愛和性是他創作的原動力。1964年秋冬期間,畢卡索已經八十多歲,遠離巴黎,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重新開始創作以畫家與模特兒的主題廣泛創作一系列畫作,在此大型畫作系列之中,畫家總是佔據畫幅的左方,而裸女模特兒則置於右半部分,裸女在充滿畫室特質的空間安坐或橫躺。畫中場面並不純粹描繪畫家創作與模特兒工作的過程,當中更牽涉兩位人物之間的誘惑遊戲,畫家的調色板及畫筆巧妙地暗示男子對其創作女主角的欲望,聯想兩人之間的情慾張力。該系列作品的探討藝術家與模特兒之間的關係,即畫家與模特兒表現之間的關係。他以畫布、畫面空間作為藝術實踐的本質,不斷探索繪畫的極限,這也是他晚期作品的主題。

4 5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大師 趙無極1952 月滿千帆 版畫

趙無極的《月滿千帆》畫作,藉由豐富的色彩和流動的線條,表現出一種輕盈而富有詩意的氛圍,這與克利的作品有著靈魂上的共鳴。同時,畫面中”月”和”千帆”的意象充滿了錯綜複雜的視覺衝突,也呼應了趙無極對於生命旅程的反思以及對自然的讚美。因此,可以說《月滿千帆》的畫作不僅是對詩歌的視覺再現,也是趙無極與克利之間藝術對話的結果,展現了他如何在東西方藝術的橋樑上構建起自己獨特的創作語言。帆船題材在趙無極的創作生涯中僅出現過三年(1951-1953),同時期如《月滿千帆》(105×120 cm)般大尺寸作品有紀錄的亦不超過五幅。除了尺寸、數量罕見,2019年趙無極基金會出版的《趙無極油畫全集》中對《月滿千帆》也有著大篇幅著錄與詳盡的出版記錄,甚至載明其來源為紐約畢趣畫廊,乃1952年第一家於紐約展出趙無極作品的畫廊,極具代表性意義。

26 4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19世紀 德國 大幅木口木刻版畫 O. Lingner: Sphinx 裸女 1896年

這張版畫是以 Otto Theodor Gustav Lingner 的畫作《Sphinx》為基礎製作的木口木刻版畫(wood engraving)。畫面中央是一位半裸女性,靠在柔軟的布料或床墊上。她的姿態慵懶自若,左臂抬起托住頭部,神態從容,眼神直視觀者,帶著一種自信且神秘的神情,帶有挑逗而不可測的氛圍,呼應「Sphinx」一詞暗示的魅惑與謎樣氣質。木刻細膩的線條和高反差的明暗處理,使得皮膚質感、頭髮的鬆散自然,以及背景柔和的布料細節都極具真實感。這是木口木刻細緻刻畫特有的表現由Rich. Bong出版。這張作品整體呈現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流行的浪漫、寫實且略帶象徵主義的風格。此作品首次刊登於《現代藝術:插畫時代雜誌》,為當時收藏界推崇的藝術版畫之一。

8 2 月, 2024 by Jason 0 Comments

劉其偉 石版畫 孫子兵法 1998

孫子兵法是劉老民俗系列中的經典畫作,具象寫實,抽象寫意。蘊含著東方美學中的文人精神,寄物表情、神與物遊。「孫子兵法」是劉其偉少數民俗系列之一,以抓住鮮活的感覺為主,再經營構圖,烘托色彩的層次,並做肌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