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打出 手打銅盤 波斯大盤

銅打出 手打銅盤 波斯大盤
這個美麗的盤子完全是由熟練的手工製作的。手打銅盤以精細的雕刻和錘打技術製成,銅器的製作過程中需要反覆進行加ㄖ退火(加熱後冷卻以軟化銅材),以確保銅盤的形狀和耐用性。根據不同的設計與用途,完整的製作可能需要數週甚至數月才能完成。這款銅盤具有浮雕或鏨刻裝飾,中央部分刻有一隻長尾鳥停歇在枝上,周圍環繞著細緻的花卉浮雕。這種風格在19至20世紀的波斯或鄰近地區的金屬工藝品中十分常見。依照工藝特徵與裝飾模式,這款銅盤的生產年代可能屬於晚期波斯工藝影響的時期。可能來自近代波斯工藝,約19至20世紀初期。這時期的波斯金屬器通常用於裝飾與社會地位象徵,尤其在富裕家庭與宮廷文化中極具價值。物品背面有一個掛鉤,可以掛在牆上,也可以用作裝飾托盤/盤子
盤中央的圖案描繪的是一帶頭冠的鳥棲於開滿花朵的枝頭。花卉和動物均以細緻的浮雕精美呈現。盤面上還添加了雕刻細節,以凸顯羽毛和花朵的紋理。這個盤子很可能是在本世紀中葉左右製作的。它的背面焊接有一個用於懸掛的環。掛在牆上作為藝術品,展現工匠的技藝與波斯文化的美學。精美的金屬器皿可能代表財富與地位
波斯人壁掛手打銅盤的原因與其文化、藝術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傳統的波斯銅器製作技藝可以追溯到14至15世紀。這些銅盤的製作過程不需要模具或圖紙,工匠會根據器物形狀裁剪銅皮,並透過成千上萬次的捶打使其成型。波斯的金屬工藝在歷史上非常發達,尤其是在阿克美尼德王朝(公元前550—前330年)和薩珊王朝(公元226—651年)時期達到高峰,金屬製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還承載著裝飾與象徵意義。波斯的金屬工藝以華麗、細膩和象徵性強著稱,這些銅盤不僅是日常用品,更是文化與歷史的縮影。
直徑約尺寸約:40 c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