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三足鼎,侈口,立耳立於腹壁上方,鼓腹,三柱足。器身紋飾上下分三層,器身飾三組梟眼獸面紋。紋飾線條清晰銳利,整體質精細膩。古代鼎就像是現在的鍋,身兼烹飪及盛放的功能。鼎的基本形狀有三種:圓鼎、方鼎、鬲鼎(也稱分襠鼎)。鼎依照煮肉、盛肉的功能來分用來為:鑊鼎,升鼎、羞鼎。鑊鼎是用來煮肉的大鼎(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鐵鍋);升鼎是拿來盛肉的大型器物,並不適合擺放在桌上直接食用的盛器;而羞鼎是可擺於桌上直接食用的盛器。
尺寸約:14.8 X 15.3 X 22.3 CM
鼎源自新石器時期之陶器,後為祭祀禮器,用以盛煮食物,盛行於商周二朝,一直延續到秦漢二千多年。《說文解字》對鼎的解釋為「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象析木以炊。」
青銅是銅,錫與鉛的合金,熔點較低。青銅器從器形、紋飾、銘文三個角度去探究。器形可分為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四大類。
青銅器上的紋飾主要來自那些商周時代所特有的裝飾紋樣,從饕餮、夔龍、鳳鳥等紋飾就可以看出它們與原始社會的淵源關係。常用於青銅器的紋樣有饕餮紋、夔龍紋、龍紋(爬行龍紋、卷龍紋、雙體龍紋)、蛟龍紋、蛇紋(蟠虺紋、蟠蟲離紋)、鳥紋、鳳紋、波紋等青銅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