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10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早期名家油畫 畫李德老師 林長雄 12F 1983

這幅作品若是由林長雄於1983年創作,描繪李德老師沉思神情,戴眼鏡、手托腮,傳達出內省、智慧與歲月的痕跡。畫面以藍灰色調為主,輔以黃色與赭紅,筆觸鬆散而富動感,筆觸細膩,色調沉穩,作品中幾乎沒有輪廓線,全部以筆觸與色點結構出主要造形,筆觸如風,色彩如霧。人物彷彿要消融在藍色的背景當中,有種晃動模糊的不確定感,呈現出一種夢幻與印象交織的氛圍,近似漂浮虛無的存在。

10 10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老件 疑19世紀前 尼泊爾 帕拉風格銅佛 綠度母造像

這尊佛像是一尊尼泊爾風格的綠度母造像,其歷史可能追溯至19世紀或更早。度呈坐姿,面容細緻優雅,鼻樑高挺,雙目細長,眉如新月,雙唇微抿,慈穆祥和,呈現優雅而慈悲形象法相莊。左腿舒放橫盤,右腿腳踏蓮花,半跏趺坐於仰覆蓮花鏤空高台座,雙層蓮花瓣靠近台座的上部。頭頂束高髮髻,配上大耳環,微微側首似在傾聽。雙手持說法印,法身三折枝姿,呈現柔和的軀幹曲線與輪廓,極富動感,其右腳伸出,踏在蓮花上,象徵著她隨時準備起身救度苦難眾生。綠度母是藏傳佛教中的一位菩薩,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能解救眾生苦難,整觀作工嫻熟,韻致敦雅雋古,極富美感。

7 10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前輩雕刻家 銅雕 裸女之三(洗頭) 陳夏雨 1947

陳夏雨《貓》,一隻端坐具有埃及雕像風格的貓,凝望的眼神有著悠然神情,渾圓的身體、厚實沈穩,給人平靜的感覺。筋肉骨骼凹凸起伏順勢推展,兩勢交會,優美的曲線平順過度。展現出身軀柔軟筋骨勁健有彈性,精氣內蓄而又外放「靜中蓄勢」的態勢。

7 10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天然祖母綠戒 哥倫比亞 0.82CT 銀台 台大證書

此天然祖母綠戒指,主石來自世界最著名的祖母綠產地之一,呈現濃郁、純正的綠色,略帶藍調,被稱為「木佐綠(Muzo-Green)」,呈絲綢般玻璃光澤,採八邊形(Octagon)切割,色澤精緻柔和。周圍鑽石以馬眼形與圓形切割交錯排列,形成星芒般的光芒效果。尺寸0.82克拉(6.85*5.31mm),尺寸適中,佩戴感舒適又不失存在感。戒身以925純銀打造,整件工藝精湛,氣質高雅大方,融合古典與現代,適合正式場合或日常佩戴。台大國際寶石鑑定所證書。

6 10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日本京都老鐵壺 銅蓋 櫻花紋 日俄戰爭 凱旋紀念鐵壺 1905

凱旋紀念壺是一件兼具工藝美感與紀念日俄戰爭勝利的歷史意涵的收藏品。主體為鑄鐵,壺身呈橢圓鼓腹狀,重心低穩,給人一種沉靜厚重的感覺。表面略帶粗糙質地,顯示出鑄鐵的原始肌理,並透出歲月痕跡。表面以浮雕技法呈現櫻花圖案,花瓣層疊細膩,既有春日柔美,也象徵凱旋與祝福。櫻花在日本文化中象徵「短暫而美麗的人生」、「凱旋與祝福」。櫻花紋及凱旋紀念浮雕字與壺身融合自然,展現職人對自然意象的掌握。銅蓋設計,銅質可避免由於蒸汽而生鏽的麻煩。常見於明治至昭和時期的高級京都鐵壺,銅蓋設計精緻,蓋面中央鑄有花形鈕,如蓮蕊綻放,既是實用構件,也是視覺焦點。

23 9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清代名家水墨 紙本設色 立軸 普賢菩薩像 趙之琛 癸卯秋八月 1843

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踏著祥雲而來,象徵智慧與願行,工筆細緻,線條流暢,墨色沉穩,兼具莊嚴與靈動。趙之琛以篆刻聞名,其繪畫亦承襲金石之氣,筆墨間有碑意。題款「癸卯秋八月」標明創作時間,並附有篆刻印章,展現其金石功力。此幅佛像畫可能是其晚年修心之作,亦可能為供奉或贈人之用。書畫印三者合一,是清代文人畫的典型表現。他的佛像畫作不求艷麗,而重神韻與筆法的古樸,與同時代的工筆彩繪佛畫形成對照。他的題款與印章往往成為畫作的一部分,增添文人書畫的層次。趙之琛傳世的繪畫作品非常少見。

7 9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早期 南亞 峇里島 柚木 大型木雕 漁翁灑網

這件來自峇里島的木雕作品,通體取材木料刻之,質材縝密沉實,以漁翁灑網為主題,雕作漁翁頭戴草帽,身著短褲,魚簍繫於腰間,胸骨嶙峋,腿部肌肉線條分明,盡顯勞作磨礪出的身形特質,其雙手緊握漁網,目光凝視前方,似等待捕撈的最佳時機。整體工藝精湛非凡,將漁翁勞動時的質樸情態刻畫得栩栩如生、逼真傳神,意韻悠遠,耐人尋味。展現出極高的雕刻技藝、藝術表現力與動態美感。

1 9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年製

柳葉瓶器身細長,形似柳葉,瓶口窄小,頸部纖細挺拔,下腹內斂,底足徑幅甚小,從陶瓷工藝的角度來看,屬於難以高難度的燒製器物。且於窯內燒一移動,都可能功虧一簣。通體以青花繪製纏枝番蓮紋,釉色青翠濃郁,發色均勻,藍中透白,青花紋飾佈局精細,構圖緊密,層次豐富,筆觸生動流暢,三頭釉裡紅螭龍身形蜿蜒盤旋,張弛有力,英姿挺拔,釉裡紅呈色清雅,寓意吉祥長壽。足內凹,底落《大清乾隆年製》青花六字篆書款。其優美的造型設計和精緻的紋飾,此件作品工藝精湛,無論是青花及的釉裡紅發色、釉水的質感,它不僅在造型上極具挑戰性,還是紋飾的設計,都體現了清代匠人的卓越技藝,也是宮廷貴族所珍愛的藝術佳品,也因難以燒製,所以存世非常稀少。

28 8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歷代著錄的顧閔中《韓熙載夜宴圖》有數本,北京故宮藏卷據各方面考證,當屬南宋孝宗至寧宗朝(1163—1224年)摹本,其風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達到相當高水平,堪稱流傳有緒的古代珍品。本卷疑冷枚摹北京故宮藏卷,卷尾有吳昌碩提元何廣之詩詞”人物風流獨佔魁,娛賓清夜綺筵開,醉眸頻看紅妝舞,疑是姮娥月裡來”。人物造型準確精細,線條工細流暢,色彩絢麗清雅。不同物象的筆墨運用又富有變化,尤其敷色更見豐富、和諧,仕女的素妝豔服與男賓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鮮明對照。幾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簾幕、帳幔、枕席上的圖案又絢爛多采。不同色彩對比參差,交相輝映,使整體色調艷而不俗,綏中出素,呈現出高雅、素馨的格調。

18 8 月, 2025 by Jason 0 Comments

清早期 绢本設色 立軸 芭蕉仕女圖 禹之鼎 康熙癸卯 1663

禹之鼎《芭蕉仕女圖》繪一女子側身立於芭蕉樹旁,舉目遠望,於石案上擺放書卷墨硯,提筆作畫,營造出文人閒情逸致,生意盎然的芭蕉園景融為一體,形成一種靜謐高遠的氛圍。圖中人物用線多為細筆勾勒,細勁有力,準確而簡括的筆墨勾畫出仕女文靜俊俏之美和怡然閒適的神態,細節的刻畫非常精細,敷色沉穩清麗,色彩烘染沒有沉重感。筆法細膩,人物栩栩如生。畫中仕女身姿婀娜,體態纖細,立於園林中。她頭梳高髻,面貌清秀,表情溫婉沉靜,衣袍細緻飄逸,展現出端莊優雅的古典氣質。
服飾描繪
仕女身著寬袖長裙,以紅、藍、白、淡綠等色彩融合,衣紋流暢自如,層層疊疊卻不顯繁雜,體現了禹之鼎人物畫工筆細緻、唯美柔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