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 琺琅彩 團花紋 帶蓋梅瓶 款大清雍正
此件帶蓋梅瓶,形制挺拔端莊,胎質堅實緻密,蓋安燭焰鈕,作撇口、短頸,豐肩,腹身飽滿向下漸收,底承圈足;面施琺瑯彩,設色妍麗,肩部及近足處分別飾蕉葉紋、夔龍紋、如意雲紋等,腹身飾以團花紋,極富吉瑞祥禎之意,整觀佈局繁滿,工藝嫻熟老練,韻致高雅大器。
此件帶蓋梅瓶,形制挺拔端莊,胎質堅實緻密,蓋安燭焰鈕,作撇口、短頸,豐肩,腹身飽滿向下漸收,底承圈足;面施琺瑯彩,設色妍麗,肩部及近足處分別飾蕉葉紋、夔龍紋、如意雲紋等,腹身飾以團花紋,極富吉瑞祥禎之意,整觀佈局繁滿,工藝嫻熟老練,韻致高雅大器。
膽瓶造型秀雅,胎體厚實堅緻,作圓口長頸,弧腹飽滿向下漸收,底承圈足,釉面勻淨腴潤,面施粉彩繪彩蝶圖,色澤恬雅秀麗,蝶翅色彩斑斕,或粉紫含露、或明黃綴金、或青藍泛光,羽翼紋路細膩入微,或振翅欲飛,或斂翅小憩,刻畫生動逼真,盡顯自然意趣;整器運藝精湛,饒富吉祥美好之意韻。
本品茶盞一對,胎質縝密,胎薄體輕,秀麗爾雅、小巧玲瓏,形制規整端莊,呈圓口、弧腹、圈足,面施粉彩,內白釉無紋,外壁繪粉彩團蝶紋四組,各彩繪雙蝶相向穿花成圓,舞蝶戀花,花妍盛綻,葉片舒展交錯,迎來蝴蝶飛至,色澤清麗妍美,線條流暢自然,整制運藝精熟,比例對稱和諧,韻致恬雅雋永,深足小圈內以宋楷紅料底書「雍正年製」二行四字,字體工整秀麗。對盞作工精細,在細膩如玉的白瓷地上,花叢間彩蝶飛舞,百花勝放,繪畫精細典雅型制典雅,展現了雍正時期工藝的精緻與高雅品味。
來自非洲的天然藍寶石,黃綠雙色1.15克拉的銀戒,主石懸掛於蝴蝶結造型中央,以四爪鑲嵌固定,展現垂墜感與立體層次。主石顏色由黃、綠逐漸過渡到藍色的雙色藍寶石。台大國際寶石鑑定所證書。
這組《名家速寫 冊頁(22幀) 人體 林長雄》作品,是林長雄老師於2003年創作的人體速寫冊頁,展現了他對人體結構與動態的深刻掌握與藝術表現力,不拘泥於寫實比例,而重視動勢與情感流動。屬於早期創作,保存狀況良好,具藝術與學術價值。速寫冊頁,共22幀,以炭筆或墨筆快速描繪人體姿態。2008年,簽名與年份清晰可見。黑紅墨線交錯,筆觸奔放,線條流暢,富有動感與情感張力。
來自斯里蘭卡的天然矢車菊藍藍寶石,1.54克拉的純淨藍光,色澤濃郁、切工精準,宛如晨曦中的湖面閃耀。 銀台設計襯托主石的高雅,周圍鑽飾如星辰環繞,低調卻不失華麗。 台大國際寶石鑑定所證書。矢車菊藍,是藍寶石中最純粹的色階,象徵真摯與堅定。
白瓷方扁壺形,四角圓潤、體態緊湊,短嘴與彎曲把手比例協調,蓋頂有小通氣孔,製作工法顯細緻。器身一側與蓋面繪水點梅花,色調以粉彩或淡釉下彩為主,枝幹與花瓣筆觸細膩,布局簡潔典雅;另一側以白字「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瓷質細密,釉面光澤溫潤,繪畫細膩生動,色彩清新淡雅。底款:中南海懷仁堂|珍品|陶瓷研究所|一九六二年|監製。顯示為當代官方或單位訂製器物若為1962年出品,符合新中國建國後官辦或研究所體系下的工作室作品特徵:工藝規範、風格介於傳統與當代之間。
這幅作品若是由林長雄於1983年創作,描繪李德老師沉思神情,戴眼鏡、手托腮,傳達出內省、智慧與歲月的痕跡。畫面以藍灰色調為主,輔以黃色與赭紅,筆觸鬆散而富動感,筆觸細膩,色調沉穩,作品中幾乎沒有輪廓線,全部以筆觸與色點結構出主要造形,筆觸如風,色彩如霧。人物彷彿要消融在藍色的背景當中,有種晃動模糊的不確定感,呈現出一種夢幻與印象交織的氛圍,近似漂浮虛無的存在。
這尊佛像是一尊尼泊爾風格的綠度母造像,其歷史可能追溯至19世紀或更早。度呈坐姿,面容細緻優雅,鼻樑高挺,雙目細長,眉如新月,雙唇微抿,慈穆祥和,呈現優雅而慈悲形象法相莊。左腿舒放橫盤,右腿腳踏蓮花,半跏趺坐於仰覆蓮花鏤空高台座,雙層蓮花瓣靠近台座的上部。頭頂束高髮髻,配上大耳環,微微側首似在傾聽。雙手持說法印,法身三折枝姿,呈現柔和的軀幹曲線與輪廓,極富動感,其右腳伸出,踏在蓮花上,象徵著她隨時準備起身救度苦難眾生。綠度母是藏傳佛教中的一位菩薩,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能解救眾生苦難,整觀作工嫻熟,韻致敦雅雋古,極富美感。
陳夏雨《貓》,一隻端坐具有埃及雕像風格的貓,凝望的眼神有著悠然神情,渾圓的身體、厚實沈穩,給人平靜的感覺。筋肉骨骼凹凸起伏順勢推展,兩勢交會,優美的曲線平順過度。展現出身軀柔軟筋骨勁健有彈性,精氣內蓄而又外放「靜中蓄勢」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