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 青花 雙龍戲珠罐
古陶瓷 青花 雙龍戲珠罐
圓唇,翻沿,短束頸,圓鼓腹,平底。器形古樸,胎質細膩堅實,周身滿釉,釉面自然瑩潤,雙龍戲珠灑脫靈動,青花發色淡雅,圈足內未落款。
尺寸約:21 x 21.2 x 23.6 cm
圓唇,翻沿,短束頸,圓鼓腹,平底。器形古樸,胎質細膩堅實,周身滿釉,釉面自然瑩潤,雙龍戲珠灑脫靈動,青花發色淡雅,圈足內未落款。
尺寸約:21 x 21.2 x 23.6 cm
鑲嵌青瓷為高麗青瓷中最具代表性的類別,其裝飾技法是在原本的的器皿上刻、剔畫出圖案與線條,再填入赭、白色的粉料,並刮去溢出的化妝土,素燒後再上青釉燒製。 由於配合透明度高的青釉,在青釉之下仍可清楚可見黑白圖案,與灰青的底胎形成鮮明對比。1000
水墨紙本,繪峻石崎嶇奇美,竹蘭倚生茂密,隨風搖曳生姿,襯以書法詩文呼應,韻致清秀莊雅。
王瑞琮(1926—)
國畫大師,河南省人,上海美專畢業,嗜好繪事,辛勤力研,枯樹墨竹、山水、人物,筆墨獨到,稱譽藝壇,
曾於高雄舉行友聯畫展組織海天藝苑,並舉辦聯展。
1972海天藝苑發行出版”王瑞琮畫冊”。
口足畫家楊恩典,先後拜師張大千、王瑞琮學國畫,她以用腳拿起畫筆,畫出自己非凡的人生,成為知名的手足畫家,並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等大獎。 台灣國畫大師。
熊惠民(1915—) 江西清江人。
畢業於國立東北大學畢業。歷任國立政治大學編輯,教育部暨台灣教育廳秘書,台灣立潮州中學、新營中學、中壢中學、大甲中學、員林高級中學及高雄高級中學校長。曾在淡江文理學院中文系兼課,講授《論語》。
畫心尺寸約:45.6 X 69.2 CM
日本昭和時代清水燒,藤平正文花器作品 。清水燒簡介:源自清水六兵衛、高橋道八等許多燒窯場在京都清水寺山腳下參道的五條坂界隈燒製陶磁器,之後陶器商人聚集,發展至今。又稱「京燒」,也是京都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工藝品之一。
珍玩賞件取和闐白玉為料,質地緻密凝潤,亮澤清透,入手勻順,包漿厚醇,雕作壽翁長鬚善目、面露喜笑,右手扶拐、左手捧壽桃,身披長袍自然垂瀉而下,足邊祥福飛至,俏黃色於頭上之壽拐,寓意鴻運當頭,整觀寓意吉禎,刻畫栩栩靈動,饒富雅逸祥瑞之韻。
玉質溫潤細緻,刻以側身鳥形紋飾,上方有螭龍攀附停駐,體態蜿蜒扭轉,姿態生動,整制工法老練,展現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鳥形珮的設計常包含螭龍等紋飾,姿態生動,工法老練,充滿古樸之美觀來雋古悠然,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
尺寸約:7 x 4.1 x 0.6 cm
觀音瓶器型古樸端莊,釉色月白,大開片金絲鐵線紋,圈足施醬色護胎釉,釉質精細,寶光內斂。底款浮雕三行,崇寧五年 汴京官窯 張家造。
崇寧(1102年—1106年)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二個年號(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使用這個年號共5年。3150
天青釉水仙盆,呈橢圓形狀,敞口,淺壁漸收,平底,底邊凸出窄邊稜,四雲頭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體滿布天青釉,有細碎開片,釉質勻潤,底邊釉積處略含淡碧色,稜角釉薄處呈淺粉色。裹足支燒,底部有六個細小如芝麻的支釘痕。整體造型端莊渾樸,線條優美流暢,釉色溫潤,瓷質細膩,如雨過天青的寧靜開朗的美感。
玉質縝密溫潤,白玉透褐黃,器作S形,俗稱S龍,氣勢矯健。全器輕俏婉約,刻工細膩。線條流順,造型靈動,整製打磨流暢,韻致古逸雋永。
觿有解結功能,故古人佩戴玉觽,乃取其解煩決亂之寓意。
天球瓶形制挺拔,面施粉彩,繪錦雞立於奇石之上,各色牡丹松樹相映成趣,畫面富麗華妍,工藝精熟,寓意吉祥。
底款「大清乾隆年製」三行六字藍字篆書款。
不含座尺寸約:36.1 X 33.5 X 51.6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