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Categories

玉石

老件 藏傳 鎏金佛 文殊菩薩造像(裝藏) 

金銅器

當代名家 銅雕上彩 情感的昇華 Emotion Sublimation 陳煥禎 2014

雕塑

陶瓷

日本名家 油畫畫布 裸臥女 10F 小磯良平 Rkoiso 1991

書畫

Contact Info

service@collect.tw
negcch@gmail.com

https://line.me/ti/p/76NLfoMw3C

Folow Us

欣於所遇 暫得於己 快然自足
Home 金銅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9 4 月, 2024 金銅 by Jason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三足鼎,侈口,立耳立於腹壁上方,鼓腹,三柱足。器身紋飾上下分三層,器身飾三組梟眼獸面紋。紋飾線條清晰銳利,整體質精細膩。古代鼎就像是現在的鍋,身兼烹飪及盛放的功能。鼎的基本形狀有三種:圓鼎、方鼎、鬲鼎(也稱分襠鼎)。鼎依照煮肉、盛肉的功能來分用來為:鑊鼎,升鼎、羞鼎。鑊鼎是用來煮肉的大鼎(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鐵鍋);升鼎是拿來盛肉的大型器物,並不適合擺放在桌上直接食用的盛器;而羞鼎是可擺於桌上直接食用的盛器。

尺寸約:14.8 X 15.3 X 22.3 CM

鼎源自新石器時期之陶器,後為祭祀禮器,用以盛煮食物,盛行於商周二朝,一直延續到秦漢二千多年。《說文解字》對鼎的解釋為「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象析木以炊。」
青銅是銅,錫與鉛的合金,熔點較低。青銅器從器形、紋飾、銘文三個角度去探究。器形可分為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四大類。

青銅器上的紋飾主要來自那些商周時代所特有的裝飾紋樣,從饕餮、夔龍、鳳鳥等紋飾就可以看出它們與原始社會的淵源關係。常用於青銅器的紋樣有饕餮紋、夔龍紋、龍紋(爬行龍紋、卷龍紋、雙體龍紋)、蛟龍紋、蛇紋(蟠虺紋、蟠蟲離紋)、鳥紋、鳳紋、波紋等青銅紋樣。

中國古青銅器淺釋

青銅器
41
Share article:
古陶瓷 建盞 黑釉 撇口 油滴天目碗
汝窯 天青釉 鑲銅口 三羊尊

Related Posts

14 12 月, 2023 金銅

老件 藏傳 金銅 綠度母造像

14 12 月, 2023 金銅

老件 藏傳 金銅 綠度母造像

相傳,“綠度母”是觀音菩薩的右眼眼淚所化現,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綠度母在藏傳佛教中被認為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度母。在藏地歷史上,漢族的文成公主是綠度母的化身。

Read More
16 5 月, 2023 金銅

早期 歐洲 鋁《天使的翅膀》一對

16 5 月, 2023 金銅

早期 歐洲 鋁《天使的翅膀》一對

一對真人尺寸的天使翅膀,由一片片鋁片打造的羽毛,手工釘串連結,閃耀銀色光芒。是極佳的立體雕塑。形似蝶翼我們提供了希望和“逃脫”的渴望。像人類和天堂之間的連結天使之翼,它具有翅膀賦予的自由; 另一方面,生活的力量。

Read More
Recent Posts
  • 銅打出 手打銅盤 波斯大盤
    銅打出 手打銅盤 波斯大盤
    22 6 月, 2025
  • 清代 銀 瓜形蓋盒 一對 總重93.6g
    清代 銀 瓜形蓋盒 一對 總重93.6g
    31 5 月, 2025
  • 故宮授權 銀翠玉白菜 招納百財 賞件 重180g 附證書
    故宮授權 銀翠玉白菜 招納百財 賞件 重180g 附證書
    5 4 月, 2025
Featured image: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Interested in the collection?

Connect with us
標籤
乾隆 五彩 人體 仕女 佛像 呂月華 天球瓶 天青釉 定窯 工筆 康熙 建盞 張大千 戒指 日本瓷 木雕 水墨 汝窯 油畫 版畫 玉石 琺瑯彩 瓶 粉彩 紅釉 絞胎 綠釉 繪畫 翡翠 茶壺 裸女 轉心瓶 釉裡紅 鈞窯 銅雕 陳煥禎 陶瓷 雍正 雕塑 青瓷 青花 青釉 高麗瓷 鬥彩 黃釉
Featured author image: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鵲遊居主人

Featured author signature: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Hi! I`m an authtor of this blog. Share my collectibles & story behind!

器物無聲 卻能動人 願有緣人共享交流~

分享藝術品 背後的文化、故事~

Cont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