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期 銅 狻猊鈕蓋 錯金銀 沖耳 三足香爐(早期表面上漆)
日據時期 銅 狻猊鈕蓋 錯金銀 沖耳 三足香爐(早期表面上漆)
爐呈平口,束頸,豐肩鼓腹,上置雙立耳,雙耳朝上立於口沿,沖天挺立,底承三足,爐身光素平整,狻猊鈕蓋 日本沖耳三足香爐(早期表面上漆)造形敦實古樸,工藝精湛,銅質精良。
錯金銀工藝包括鑲嵌和錯兩種技術,是一項極具挑戰的手工藝,匠師需將表面鏨刻出圖案所需的淺槽,然後嵌入細薄如髮絲的金銀絲、片,錘打牢固,用錯石磨錯,再用蠟石將其打磨光滑,經過多道細緻工序,使嵌入的金銀絲、片與銅器表面相平滑,讓銀絲與銅材完美融合,形成獨特的紋路圖案,以達到突出圖案的裝飾效果。最後在器表用木炭加清水進一步打磨,使器表更加光艷。將圖案襯透得格外華美典雅,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工藝美感與傳統技術的極致,閃耀出低調而奢華的光芒,凸顯了香爐的藝術價值與收藏意義。
爐呈平口,束頸,豐肩鼓腹,上置雙立耳,雙耳朝上立於口沿,沖天挺立,底承三足,爐身光素平整,正面嵌纏枝紋銀絲,花鎏金居中。置於几案,沉穩大器。沖天耳指置於器物口緣豎直向上的兩耳,寓意敬天法祖,是文人雅士桌邊案頭的經典陳設器物。清雅、恬逸、素淨,觀煙之冉冉,可敬躁以安神,知味之邈邈,能冶心以養性。寓意香火鼎盛,延綿不絕。
相傳龍生九子,排行第五的狻猊「性好煙,故立於香爐」。爐蓋上的狻猊,靈性之氣充溢全爐,昂首蓄勢待發之姿,充滿力度和動感,形態傳神生動。一爐香,一縷煙,既可靜思,又能洞察梵煙縹緲。凝神靜觀縷清煙,或筆直冉冉而上,或迂迴繚繞,時而旺熾澎湃如墜五里霧中,時而形單孤拔如絕壁卓然靜逸。
鑄面細膩柔順,早期上的漆色呈現很自然的皮色,經過數十年表面自然風化後形成具有層次感的皮色,皮色有沉著醇雅的穩重氣質。
尺寸約:9.6 x 9.6 x 14 cm
重約:5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