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 天藍釉 堆白 荷塘清趣 萊菔瓶 款大清乾隆
古陶瓷 天藍釉 堆白 荷塘清趣 萊菔瓶 款大清乾隆
器賞瓶形制修長,呈侈口、長直頸,豐肩,斂腹,外壁滿施藍釉,釉色發色勻淨,天藍釉堆白有如白雲漂浮藍天,紋飾靈動細緻,以堆白技法,堆白做工堪稱絕妙,巧飾荷塘清趣圖,游魚穿荷葉間,意象生機蓬勃。整器比例和諧,運藝老練,觀來清雅雋永。應景題詩:「百轉千聲隨意移 荷花始知夏意濫 時至庚辰秋月做」。底白地青花書六字三行「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屬乾隆仿古佳品。
藍地堆白瓷自明初以來,即為官窯的名貴品種。堆白工藝製作難度繁瑣,不同於普通上彩點畫,白釉突出瓷器表面,立體而鮮活。其製作工序複雜,先於素坯之上由專業巧匠用刻、堆、鑲嵌的方法堆塑出紋樣,並覆上白釉,入窯素燒成為瓷胎,繼而於素胎之處施上天藍釉再次燒製。如此才能使白花紋飾有立體感,圖案又古雅靈動,藍白分明,清新別緻。
「萊菔」是蘿蔔的別稱,又稱萊菔尊,此類瓶因形似蘿蔔而得名,又稱蘿蔔尊,是清代康熙時期創造的新器形,康熙時期,戰亂平息,社會環境穩定,人們開始其祈求富足生活,因此萊菔紋飾體現於日常用器,表現出對富足生活的渴望。《爾雅》稱:「萊菔、葖、蘆菔」,取音同「來福」之意。有天藍釉、豆青釉、豇豆紅釉等製品。
尺寸約:15.5 x 15.5 x 40.4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