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年製

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年製
柳葉瓶器身細長,形似柳葉,瓶口窄小,頸部纖細挺拔,下腹內斂,底足徑幅甚小,從陶瓷工藝的角度來看,屬於難以高難度的燒製器物。且於窯內燒一移動,都可能功虧一簣。通體以青花繪製纏枝番蓮紋,釉色青翠濃郁,發色均勻,藍中透白,青花紋飾佈局精細,構圖緊密,層次豐富,筆觸生動流暢,三頭釉裡紅螭龍身形蜿蜒盤旋,張弛有力,英姿挺拔,釉裡紅呈色清雅,寓意吉祥長壽。足內凹,底落《大清乾隆年製》青花六字篆書款。其優美的造型設計和精緻的紋飾,此件作品工藝精湛,無論是青花及的釉裡紅發色、釉水的質感,還是紋飾的設計,都體現了古代匠人的卓越技藝,也是宮廷貴族所珍愛的藝術佳品。
其工藝難度挑戰在成形及燒製方面:
🏺成形上的挑戰
- 拉坯穩定性:細長瓶身在拉坯時容易因重力或離心力造成變形,尤其是底部與瓶口都小,支撐力不足。
- 瓶頸過渡:瓶頸與瓶腹的過渡需極為流暢,否則容易在乾燥或燒製時產生應力集中,導致裂痕。
- 工具限制:瓶口小,成形後若需內部修整或施釉,工具進入困難,需特製細長工具。
🔥 燒製上的挑戰
- 熱應力分布不均:細長瓶型在高溫燒製時,瓶身上下溫差大,容易造成局部收縮不均,導致變形或炸裂。
- 支撐方式特殊:底部小,燒製時需特別設計支撐點,避免瓶身傾斜或倒塌。
- 釉料流動控制:釉料在燒製過程中可能因瓶身垂直度高而流動過快,需控制釉厚與黏性,避免釉垂或釉裂。
作為乾隆時期的御窯佳作,此瓶無論從器形、紋飾還是釉面工藝來看,均代表了清代瓷器的極高水準。其優雅的造型、細膩的紋飾和恰到好處的釉色,都彰顯出皇家用器的華美與嚴謹,是清瓷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具有重要的藝術與歷史收藏價值。
尺寸約:41 x 9 x 9 cm
- 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
- 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
- 底落《大清乾隆年製》青花六字篆書款
- 底落《大清乾隆年製》青花六字篆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