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Categories

玉石

老件 藏傳 鎏金佛 文殊菩薩造像(裝藏) 

金銅器

當代名家 銅雕上彩 情感的昇華 Emotion Sublimation 陳煥禎 2014

雕塑

陶瓷

日本名家 油畫畫布 裸臥女 10F 小磯良平 Rkoiso 1991

書畫

Contact Info

service@collect.tw
negcch@gmail.com

https://line.me/ti/p/76NLfoMw3C

Folow Us

欣於所遇 暫得於己 快然自足
Home 陶瓷 古陶瓷 粉青開片 銘文葫蘆瓶 款宣政年間
6 6 月, 2022 陶瓷 by Jason

古陶瓷 粉青開片 銘文葫蘆瓶 款宣政年間

古陶瓷 粉青開片 銘文葫蘆瓶 款宣政年間

葫蘆形瓶,頂端收小圓口,短圈足。通體內外皆施青釉。色粉青,黑絲大開片。瓶身二側銘文填金紅印,運筆流暢,行雲流水。足緣露胎呈褐黑色,瓶底足內除印款坯塊施滿釉。瓶底圓形瓷坯塊,陽刻宋官窯記號落款,左由右至左陽刻五行:宣政年間 開封府督造 東京官窯 歸于天成 宋徽宗御貢。

北宋官窯乃宋徽宗因不滿當時現有貢御瓷器的瑕疵和缺陷,引入汝瓷及開封東窯等窯口窯系的製作精華,在東京汴梁,即今河南開封,按照自己的設計、親自指揮燒制和創製的巔峰之瓷,其不僅是中國陶瓷史上第一個由朝廷獨資投建的「國有」窯口,也是第一個被皇帝個人壟斷的瓷器種類。南宋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南宋葉寘在其《坦齋筆衡》中對北宋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尺寸約:11.9 x 23.3 x 12.3 cm


陶瓷
45
Share article:
早期 天然冰芙蓉種翡翠 圓身手鐲 賴泰安寶石鑑定
古陶瓷 粉彩 牡丹錦雞圖 天球瓶 款大清乾隆年製

Related Posts

14 12 月, 2023 金銅

老件 藏傳 金銅 綠度母造像

14 12 月, 2023 金銅

老件 藏傳 金銅 綠度母造像

相傳,“綠度母”是觀音菩薩的右眼眼淚所化現,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綠度母在藏傳佛教中被認為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度母。在藏地歷史上,漢族的文成公主是綠度母的化身。

Read More
13 12 月, 2023 金銅

老件 銅爐 龍戲珠紋鏤空 雙耳 六方活環三足爐 款大明宣德

13 12 月, 2023 金銅

老件 銅爐 龍戲珠紋鏤空 雙耳 六方活環三足爐 款大明宣德

銅爐週身紋飾繁複,技藝精湛。有蓋,蓋飾鏤空雙龍戲珠紋,蓋鈕為四方雲龍銜環造型;三足爐身雙耳活環,腹飾一周回紋及龍紋。器底減地陽文楷書方框「大明宣德年制」。

Read More
Recent Posts
  • 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年製
    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年製
    1 9 月, 2025
  • 日本名家 豇豆紅 辰砂茶盞 山字款
    日本名家 豇豆紅 辰砂茶盞 山字款
    6 8 月, 2025
  • 早期名家陶藝 柴燒 鈞釉 三足爐 邢國政
    早期名家陶藝 柴燒 鈞釉 三足爐 邢國政
    25 7 月, 2025
Featured image: 古陶瓷 粉青開片 銘文葫蘆瓶 款宣政年間

Interested in the collection?

Connect with us
標籤
乾隆 五彩 人體 仕女 佛像 呂月華 天球瓶 天青釉 定窯 工筆 康熙 建盞 張大千 戒指 日本瓷 木雕 水墨 汝窯 油畫 版畫 玉石 琺瑯彩 瓶 粉彩 紅釉 絞胎 綠釉 翡翠 茶壺 裸女 轉心瓶 釉裡紅 鈞窯 銅雕 陳煥禎 陶瓷 雍正 雕塑 青瓷 青花 青釉 青銅器 高麗瓷 鬥彩 黃釉
Featured author image: 古陶瓷 粉青開片 銘文葫蘆瓶 款宣政年間

鵲遊居主人

Featured author signature: 古陶瓷 粉青開片 銘文葫蘆瓶 款宣政年間

Hi! I`m an authtor of this blog. Share my collectibles & story behind!

器物無聲 卻能動人 願有緣人共享交流~

分享藝術品 背後的文化、故事~

Cont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