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
金銅器
雕塑
陶瓷
書畫
service@collect.twnegcch@gmail.com
https://line.me/ti/p/76NLfoMw3C
碗身較矮,淺腹,碗底心內凹,以碗壁充當圈足,故稱臥足碗。器身內外施天青釉,碗外浮雕蓮瓣紋2道,蓮瓣紋以浮雕方法繪製。 足內三支麻釘支燒。臥足碗底部滿釉,無露胎圈足,支釘燒痕亦未露出底面,因此器底光滑是其最大特點。
此種碗形在宋代耀州窯已經出現,臥足較小。明代臥足碗很流行,永樂時碗底心拱起,宣德時期臥足碗趨於渾厚,成化時期臥足碗胎較薄,碗式淺,底徑較大。清代亦有燒製。
尺寸約:20 x 20 x 7.5 cm
錫壺(惜福) 龍紋 皮囊壺 款大清同治年制
提錫壺,遊西湖,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錫製皮囊壺,拱形提梁、頂端一側有直立的短流,上附蓋,半球形壺蓋與壺身為分體式。上扁下圓,形似袋囊,下部豐滿,壺身模仿皮囊形式;壺身二側鏨刻祥龍張口怒目,鱗片分明,...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三足鼎,侈口,立耳立於腹壁上方,鼓腹,三柱足。器身紋飾上下分三層,器身飾三組梟眼獸面紋。古代鼎身兼烹飪及盛放的功能。基本形狀有三種:圓鼎、方鼎、鬲鼎。依照煮肉、盛肉的功能來分用來為:鑊鼎,升鼎、羞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