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件 藏傳 金銅 綠度母造像
相傳,“綠度母”是觀音菩薩的右眼眼淚所化現,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綠度母在藏傳佛教中被認為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度母。在藏地歷史上,漢族的文成公主是綠度母的化身。
相傳,“綠度母”是觀音菩薩的右眼眼淚所化現,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綠度母在藏傳佛教中被認為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度母。在藏地歷史上,漢族的文成公主是綠度母的化身。
銅爐週身紋飾繁複,技藝精湛。有蓋,蓋飾鏤空雙龍戲珠紋,蓋鈕為四方雲龍銜環造型;三足爐身雙耳活環,腹飾一周回紋及龍紋。器底減地陽文楷書方框「大明宣德年制」。
文殊菩薩鎏金佛造像質材縝密,色澤金燦,內有裝藏。作文殊菩薩法相寧和,慈眉善目,嘴角微微上揚,頭戴寶冠,耳垂花璫,右手高舉慧劍,左手施說法印,全跏趺坐於蓮臺,儀態端莊肅穆,整制工藝精湛老練,氣韻莊雅雋永。
一對真人尺寸的天使翅膀,由一片片鋁片打造的羽毛,手工釘串連結,閃耀銀色光芒。是極佳的立體雕塑。形似蝶翼我們提供了希望和“逃脫”的渴望。像人類和天堂之間的連結天使之翼,它具有翅膀賦予的自由; 另一方面,生活的力量。
慈濟宮保生大帝造像,銅質鑄造,臉龐豐盈,眉眼清秀,身穿長袍,神態安然,雙手置膝施法印,正襟危坐於龍椅,雙足踩於猛虎背上,氣勢威風凜然,工藝精良,形神畢肖,予人正直忠厚、誠信慈悲之感。保生大帝的神像常被塑成有虎為伴或以騎虎姿態出現虎,相傳有一隻猛虎常常在山間為害吞食路人,有一次吞食了一位盛裝的婦人,婦人的髮釵卡在牠的喉中,老虎至保生大帝處求助。保生大帝告知,若要位祂醫治,則必須永不害人。經保生大帝救護後,從此不再傷害生靈,並成為保生大帝的座騎。或許台灣民間虎爺的信仰,是緣起保生大帝的奉祀也說不定。
鑄鐵工藝製成,形制碩大,沉實堅穩重達18.6kg,飾雙龍搶珠蕉葉紋、回紋等等,設雙如意耳,底承三足,整體工藝精良,流瀉盎然古韻,觀來端穩大器。在工業革命之前,鐵製器具是大眾使用的器具。工業化時期的鑄鐵技術,18世紀下半葉,新技術的發展和鑄件逐步增長的需求,極大刺激了金屬鑄造行業的發展。設計優雅的鑄鐵件不再只用於製造裝飾品,也被用於機器零件和日用品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