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家 豇豆紅 辰砂茶盞 山字款

日本名家 豇豆紅 辰砂茶盞 山字款
盞敞口、深腹圈足,碗口寬闊,向外微微張開,腹部弧形向下延伸,深度適中,圈足露胎,胎體潔白細緻,外觀顏色酷似豇豆皮,全器以柔和均勻的紅釉滿覆,無開片,胎釉接合緊密,釉色極似康熙時官窯中的豇豆紅,釉色溫潤而不張揚,採「吹釉」技法,使得表面略帶斑點質感,如晨曦微光灑落湖面,靜謐而深遠。器底螺旋紋理清晰,保留拉坯時的自然痕跡,展現手工製作的真實與溫度。日本的銅紅釉稱為辰砂(Shinsya),燒製技法講究火候與氣氛的掌控,稍有偏差即可能變黑或灰,故燒成成功率低,故能燒出如此均勻且富層次的紅釉,實屬不易與珍貴。底部的記號像是手工刻劃的”山”,可能是陶藝家的個人或是工作坊標記。
日本的銅紅釉,稱為「辰砂釉」(しんしゃゆ/Shinsya),辰砂釉的技術源自中國的高溫銅紅釉,經日本陶藝家本土化,尤其是明清時期的郎窯紅與豇豆紅等釉色。辰砂釉極難燒製,需精準控制窯內還原氣氛與火候,稍有偏差即可能變黑或灰,因此成功作品極為珍貴。色調表現從深紅、玫瑰紅到粉紅色,釉面常帶有自然斑點與流動感。
辰砂釉在日本陶藝中並非主流釉色,然其燒製成功率低、色澤變化豐富,故成品常具高度藝術與收藏價值。辰砂釉作品常被視為中日陶藝美學的交會點,既有中國官窯的精緻,也有日本民藝的質樸。因燒製難度高且作品稀少,辰砂釉器物在日本陶藝收藏界具有高度評價,尤其是成功呈現粉紅紅釉者。
器型簡約,無過多裝飾,卻在比例與線條中展現出日式美學的「侘寂」精神——不完美中的完美,不華麗中的深意。此器或許非為茶道所用,卻蘊含著「用之美」的哲思,既可為日常器皿,亦可為靜賞之物。
尺寸約:D15 H7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