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Categories

玉石

老件 藏傳 鎏金佛 文殊菩薩造像(裝藏) 

金銅器

當代名家 銅雕上彩 情感的昇華 Emotion Sublimation 陳煥禎 2014

雕塑

陶瓷

日本名家 油畫畫布 裸臥女 10F 小磯良平 Rkoiso 1991

書畫

Contact Info

service@collect.tw
negcch@gmail.com

https://line.me/ti/p/76NLfoMw3C

Folow Us

欣於所遇 暫得於己 快然自足
Home 繪畫 清代名家水墨 紙本設色 立軸 普賢菩薩像 趙之琛 癸卯秋八月 1843
23 9 月, 2025 繪畫 by Jason

清代名家水墨 紙本設色 立軸 普賢菩薩像 趙之琛 癸卯秋八月 1843

清代名家水墨 紙本設色 立軸 普賢菩薩像 趙之琛 癸卯秋八月 1843

這件《普賢菩薩像》由清代金石書畫名家趙之琛於癸卯年秋八月(1843年)創作,是一幅紙本水墨立軸作品,融合了宗教圖像、文人筆意與金石精神,堪稱清代佛教繪畫中的珍品。此作不僅具宗教藝術價值,更是研究清代文人佛畫、浙派篆刻與金石書畫融合的珍貴範例。落款:癸卯秋八月披香弟子趙之琛敬寫,紅印白文:獻父、趙之琛印。右下角有三收藏印:讀漢書樓、吳門程氏楨義鑑定、上海徐紫珊收藏書畫金石書籍印。曾為徐渭仁(紫珊)及程楨義所收藏。

普賢菩薩騎白象踏著祥雲而來,象徵智慧與願行,工筆細緻,線條流暢,墨色沉穩,兼具莊嚴與靈動。趙之琛以篆刻聞名,其繪畫亦承襲金石之氣,筆墨間有碑意。題款「癸卯秋八月」標明創作時間,並附有篆刻印章,展現其金石功力。此幅佛像畫可能是其晚年修心之作,亦可能為供奉或贈人之用。書畫印三者合一,是清代文人畫的典型表現。他的佛像畫作不求艷麗,而重神韻與筆法的古樸,與同時代的工筆彩繪佛畫形成對照。他的題款與印章往往成為畫作的一部分,增添文人書畫的層次。趙之琛傳世的繪畫作品非常少見。

癸卯年為1843年為清道光年間,社會動盪與宗教信仰交織,文人多以書畫寄情,此作或為趙氏對佛法的敬仰與自我修行的體現。

在道教或佛教神話中,「披香弟子」有時被用來指代仙界的侍從、香火供奉者或修行弟子。文人常以「披香弟子」自況,表達對古代學術殿堂的嚮往,或自詡為承襲高雅風骨的後學。在書畫題跋中,此語亦可作為謙稱,暗示自身修養與師承脈絡。

普賢菩薩:為華嚴三聖之一,象徵「理德」與「行願」,常與文殊菩薩並列侍佛。代表理德與實踐的結合。其姿態安詳,面容慈悲,展現菩薩的莊嚴與智慧。
六牙白象:為普賢菩薩之坐騎,白象代表菩薩的乘願而來,象徵力量、展現菩薩能肩負重任、堅忍不拔的慈悲力量。六牙代表六種修行法門,簡稱「六度」或「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慧智。
雲氣繚繞:營造出仙境般的氛圍,暗示菩薩的超凡地位。
寶冠瓔珞:菩薩身飾華麗,象徵莊嚴與慈悲。

趙之琛 (1781-1852)
趙之琛是篆刻家,也是書法家、畫家,清乾隆四十六年生,咸豐二年卒,錢塘(浙江杭州)人,趙之琛的祖父趙賢、父親趙宏與浙派宗師丁敬、陳豫鍬等人交往密切,趙之琛幼承家學,聰慧穎悟,篆刻拜陳豫鍾為師,但受陳鴻壽影響更大,以仿漢製為長。字次閒、次閑,號獻父、獻甫、寶月山人、寶月山南侍者、寶月山居士、靜觀。齋堂為補羅迦室、萍寄室、退盦、退庵、夢漚亭。工畫,山水師法元人。

大概在17歲的時候,他拜山陰名儒沈復粲為師,開始學習金石之學,善書法,篆隸行楷自成一格。篆刻能盡黃易、奚岡、陳鴻壽等各家之長,集浙派之大成,西泠八家之一。所作章法平穩妥貼,極盡分朱布白之能事;印文結構不但秀美,還善於應變;用刀爽朗挺拔。楷書印款秀勁澀辣。存世有《補羅迦室集》、《補羅迦室印譜》。為清朝中後期著名書法篆刻家、畫家、金石學家,浙派篆刻之代表藝術家。晚年信佛而常摹寫佛像,故有齋號「補羅迦室」。一生未入仕,以金石書畫自給自足娛,性耽佛學,布衣而終。篆刻師事陳豫鐘,風格峭麗雋秀。清勁俊逸,為西泠八家之一。
畫心尺寸約:132 x 64.9 cm

程楨義(1816〜1853),字翼初,號心柏、漱石,梅壽堂主人,清代收藏家,精鑑賞富收藏。江蘇吳縣人,程氏源自徽州,約於明嘉靖時期遷居蘇州,吳門大族,家族經營錢莊及銀樓等金融業務。程楨義以一方巨富的姿態踏入收藏圈子。生於清嘉慶廿一年(1816)十二月十三日,卒於咸豐三年(1853)十月廿八日,年僅卅八歲,重要收藏之一南宋揚補之四梅圖(一幅畫的社會生命史:〈四梅圖〉的流傳及其在清末民初的影響)。吳門程氏楨義鑑定 印。

徐渭仁(1788-1855),字文台,號紫珊、子山、不寐居士,清代上海人,藏書家、金石學家、書畫家。早年精漢隸,善鑑藏,購得隋開皇《董美人墓誌》後自號“隋軒”,後獲西漢建昭雁足鐙改名書齋為“西漢金鐙之室”,輯有《春敃堂叢書》《隋軒金石文字》等。上海徐紫珊收藏書畫金石書籍 印(1840趙之琛 刻)。
根據中國美術學院館藏資料,趙之琛曾為徐渭仁刻印,如《補羅迦室印譜》中收錄有「徐渭仁印」作品。兩人在篆刻或書畫交流上有實質合作,推測是朋友或文化同道。

管希寧(1712-1785),字幼孚,號平原生、金牛山人,清代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工詩書畫,兼通醫學、書法(篆、籀、真、行)及篆刻,著有《就懦齋詩集》《金牛山人印譜》《就儒齋言印》。讀漢書樓 印。


清代名家水墨 紙本設色 立軸 普賢菩薩像 趙之琛 癸卯秋八月 1843



獻父(趙之琛刻/ 約1.4X1.3cm);趙之琛印 回文(陳豫鍾刻 1799/約1.5X1.5cm)


讀漢書樓

吳門程氏楨義鑑定

上海徐紫珊收藏書畫金石書籍印/徐渭仁-1840趙之琛刻)

延伸閱讀:

篆刻人物:趙之謙的一生
趙之琛:「西泠八家」中富有爭議的篆刻名家
讀印:趙之琛:「神仙眷屬」
《趙之琛用印印譜》
52-西泠八家印選_第三冊
篆刻之家-程楨義
清代管希寧篆刻印款作品(2)
收藏與文化|乾隆揚州畫家管希寧生卒年補考

水墨
5
Share article:
早期 南亞 峇里島 柚木 大型木雕 漁翁灑網
日本京都老鐵壺 銅蓋 櫻花紋 日俄戰爭 凱旋紀念鐵壺 1905

Related Posts

31 5 月, 2025 金銅

清代 銀 瓜形蓋盒 一對 總重93.6g

31 5 月, 2025 金銅

清代 銀 瓜形蓋盒 一對 總重93.6g

蓋盒有的裝收貴重藥材,有的盛放化妝品或其他重要物品,較小的銀盒主要盛裝化妝品。這種工藝可能具有文化或歷史價值。銀盒的圖案反映了人們的吉祥觀念。如圖案中的纏枝花卉。「盒子」與「合」諧音,整器圖案寓意「和和美美」,夫妻恩愛、和諧美好、百年好合。瓜形蓋盒一對,...

Read More
9 4 月, 2024 金銅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9 4 月, 2024 金銅

古代 青銅器 獸面紋 三足鼎

三足鼎,侈口,立耳立於腹壁上方,鼓腹,三柱足。器身紋飾上下分三層,器身飾三組梟眼獸面紋。古代鼎身兼烹飪及盛放的功能。基本形狀有三種:圓鼎、方鼎、鬲鼎。依照煮肉、盛肉的功能來分用來為:鑊鼎,升鼎、羞鼎。

Read More
Recent Posts
  • 早期名家油畫 畫李德老師 林長雄 12F 1983
    早期名家油畫 畫李德老師 林長雄 12F 1983
    13 10 月, 2025
  •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28 8 月, 2025
  • 清早期 绢本設色 立軸 芭蕉仕女圖 禹之鼎 康熙癸卯 1663
    清早期 绢本設色 立軸 芭蕉仕女圖 禹之鼎 康熙癸卯 1663
    18 8 月, 2025
Featured image: 清代名家水墨 紙本設色 立軸 普賢菩薩像 趙之琛 癸卯秋八月 1843

Interested in the collection?

Connect with us
標籤
乾隆 人體 仕女 佛像 呂月華 天球瓶 天青釉 定窯 工筆 康熙 建盞 張大千 戒指 日本瓷 木雕 水墨 汝窯 油畫 版畫 玉石 琺瑯彩 瓶 粉彩 紅釉 綠釉 繪畫 翡翠 茶壺 裸女 轉心瓶 釉裡紅 鈞窯 銅雕 陳夏雨 陳煥禎 陶瓷 雍正 雕塑 青瓷 青花 青釉 青銅器 高麗瓷 鬥彩 黃釉
Featured author image: 清代名家水墨 紙本設色 立軸 普賢菩薩像 趙之琛 癸卯秋八月 1843

鵲遊居主人

Featured author signature: 清代名家水墨 紙本設色 立軸 普賢菩薩像 趙之琛 癸卯秋八月 1843

Hi! I`m an authtor of this blog. Share my collectibles & story behind!

器物無聲 卻能動人 願有緣人共享交流~

藝術品 不僅因稀缺而珍貴 真正打動人心的是承載的情感與文化

Contacts

Copyright © 2008 – 2025 Collect.Tw| NEG.Co.Ltd. |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