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 五彩 三顧茅廬 觀音瓶
古陶瓷 五彩 三顧茅廬 觀音瓶
賞瓶瓷胎縝密,通體白釉五彩裝飾。形制呈撇口、直頸,肩部挺拔向下漸收,面施五彩,色彩明艷悅目,繪作三顧茅廬典故,人物情狀生動,豐富多變,工藝嫻熟暢練,韻致莊秀典雅。
康熙五彩由於色彩極其豐富,實際上是多彩的代稱,一般都是色彩鮮明,光澤透澈明亮,並由於燒造溫度比明代五彩及後來的粉彩要高,讓其透明感亦較強,給人以艷麗、堅硬的感覺,因而康熙五彩又有“硬彩“之稱。在鑑賞時亦可根據上面的色彩判別康熙五彩的燒造溫度是否合適,如發現瓷器表面有流彩,表明彩燒溫度過高,若彩色光澤不足,則表明彩燒溫度較低。
尺寸約:45 x 17.6 x 17.6 cm
康熙五彩的釉色特徵,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3zN8QA5.html
景德鎮釉上五彩是從元明的紅綠彩和「大明五彩」發展而成的。清康熙年間五彩與青花成為兩大主流品種。
釉上五彩是康熙瓷器的重要代表作,五彩中的顏色除礬紅以外,綠、黃、紫、藍諸色剔透明澈,釉微微凸出,有寶石之感,色彩光艷奪目,燒成溫度在780度至800度左右。
(一)紅彩:五彩中的紅彩,是用皂礬(三氧化二鐵)製成。製作時要經牛皮膠浸泡,以浸膠3至10年的礬紅為好用。在上彩時需加入一定量的鉛粉和牛皮膠,用水輕輕沾染,以中鋒用筆,懸腕以拉線法描繪。燒成後色彩鮮艷沉著,紅得像寶石,而且有層次。清末以後,紅彩常用西赤(碳化硒)調油平填,紅中泛橙而漂浮於釉面,手感粗糙,更無礬紅的光澤和潤滑。
(二)藍彩:康熙五彩的一個重大突破是發明了釉上藍彩。藍彩常泛紫灰色,彩層特厚,彩的邊沿有一層蛤蜊光暈,但由於藍彩仍處於草創階段,常有脫釉或失透的情形出現。以往的藍彩皆由青花(釉下)代替,故有青花五彩之稱。
(三)黑彩:是用青花料滲松香油畫於瓷面,罩上透明釉,入爐燒烤。由於受到制筆、制油及制料工藝的約束,早期康熙五彩的黑色線條顯得不挺,斷續及毛糊,不夠烏黑,甚至帶褐。後來的黑彩用乳香油及珠明料混合調成,經低溫火烘燒,因此黑彩才開始變得烏黑髮亮。
(四)黃彩:康熙時期的黃彩還是以三氧化二鐵為基礎原料,其特徵是色層透亮鮮明,清新搶眼,與後期時多用銻黃(氧化銻)而形成帶粉質層的不透明黃彩迥然不同。
(五)綠彩:一般都厚似琉璃,光澤燦然,而由於色質透亮,常用來襯托黑彩。
(六)金彩:金彩釉料的製作,是把金子磨碎,倒入瓷缽內用水混合,直到水底出現一層金的沉澱,取出而保持乾燥,用時溶於適量的牛皮膠內,滲入鉛粉,在胎上描繪燒成,永不褪色。但金彩一般與毛刷類物品
會產生靜電反應而掉落,因此切忌以雞毛撣子撣掃。
(七)紫彩:康熙時紫彩發色還不穩定,常發烏髮灰,色地易開裂成碎紋,用放大鏡便可看到。
(八)花翠(粉紅色):這在康熙五彩中是鮮為人知的色彩。它是用紫彩加以配方而製成偏紅色的透明釉。它與雍正後出現的粉彩胭脂紅或洋紅在外觀上極其相似,很易混淆。但花翠是雪白(含鉛質的透明釉)滲石英配製,顯得透明,而粉彩的洋紅是玻白(含砷)上渲染紅彩而顯得不透明,色基上是相同的,但兩者的質感截然不同,因此花翠也就成了辨別康熙五彩的點金石。
其實雍正初期的五彩器也用花翠,因此花翠很容易被人誤認為早期粉彩,而其實雍乾時洋紅的出現並引進陶瓷裝飾,才真正孕育著粉彩的誕生。
(九)蛤蜊光:康熙五彩器的彩釉,其釉面及釉彩都煥發一股如珍珠表面、柔潤含蓄的蛤蜊虹彩,特別是沿著彩繪的紋飾周邊的白地,更顯著閃現這種蛤蜊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