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邁森Meissen 早期瓷器 黃地青花 銅把湯盅 銅飾器座
德國邁森Meissen 早期瓷器 黃地青花 銅把湯盅 銅飾器座
帶銅座的Meissen瓷器主要生產時間是在18世紀後期至19世紀初期,銅座不僅提供了支撐,還增添了作品的奢華感,當時瓷器本身就是一種昂貴的奢侈品,當時的歐洲人平常也捨不得用,往往只用於陳列。在這個時期,Meissen瓷器不斷探索與其他材質(如金屬)結合的可能性,以擴展其用途和風格,製作出更為精美的作品,這類融合設計展示了當時工匠的創造力和對細節的關注,是新古典主義時期重要的藝術表現之一。銅把湯盅為德國邁森Meissen早期產品,風格疑似模仿清初中國黃地青花式樣的湯盅銅飾器座,底座、湯把以及蓋頂都是為銅件。 在18世紀,來自東方的瓷器瓷器-又被形容為“白金”,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商品之一。歐洲各國開始嘗試製作中國青花瓷的方法。 1710年,奧古斯都大帝建立了Meissen工廠,並網羅了一些藝術家和工匠來生產並裝飾這些難得的臻品。由此開始生產各種不同的產品,從常用的碗碟盤到為藝術而生的花瓶。一直到現今仍繼續生產一些西方最好的商品和雕塑,至今依然是歐洲陶瓷界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初的法國洛可可(Rococo)時期,當時鑲嵌的瓷器,除中國進口的民窯器外,尚大量採用當時歐洲官窯德國邁森(Meissen)和法國塞佛爾(Sevres)的高端標緻作品。瓷器在歐洲,本身就是一種昂貴的奢侈品,當時的歐洲人平常也捨不得用,往往只用於陳列。 尺寸:約 21.5 x 12,高 15cm- 背面有帶劍的藍色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