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 Home
  • 書畫
  • 陶瓷
  • 雕塑
  • 金銅器
  • 玉石
  • Contacts

Categories

玉石

老件 藏傳 鎏金佛 文殊菩薩造像(裝藏) 

金銅器

當代名家 銅雕上彩 情感的昇華 Emotion Sublimation 陳煥禎 2014

雕塑

陶瓷

日本名家 油畫畫布 裸臥女 10F 小磯良平 Rkoiso 1991

書畫

Contact Info

service@collect.tw
negcch@gmail.com

https://line.me/ti/p/76NLfoMw3C

Folow Us

Tag
Home 頁面 書畫
28 8 月, 2025 繪畫 by Jason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人物風流獨佔魁,娛賓清夜綺筵開,醉眸頻看紅妝舞,疑是姮娥月裡來。題顧宏中畫韓熙載夜宴圖 元 何廣

《韓熙載夜宴圖》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歷代著錄的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有數本,北京故宮藏卷據各方面考證,當屬南宋孝宗至寧宗朝(1163—1224年)摹本,其風格基本反映出原作面貌,且達到相當高水平,堪稱流傳有緒的古代珍品。本卷疑清初畫家冷枚摹本,卷首有冷枚題字及卷尾有吳昌碩的提跋-元代何廣之詩詞”人物風流獨佔魁 娛賓清夜綺筵開 醉眸頻看紅妝舞 疑是姮娥月裡來”

畫工精細、風格高度還原南宋的摹本(現藏北京故宮)之一。歷代對於經典文物都會進行仿摹,不僅是技藝的延續,更是一種文化的對話與再創造。這種現象在中國藝術史中尤其明顯,從書畫、青銅器到陶瓷,仿摹不只是模仿,更是對前人精神的致敬與再詮釋。明清以後,隨著書畫市場興起,仿品與贗品大量出現,幾可亂真的程度,乾隆皇帝曾誤認多件摹本為真跡。。仿品不等於偽品,許多摹本本身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雖非原代製作,但因年代久遠與工藝精湛,已被視為「真古董」。書法作品如《蘭亭序》《快雪時晴帖》等,現存多為唐代摹本,但仍被奉為經典。

摹本畫中人物造型準確精細,線條工細流暢,色彩絢麗清雅。不同物象的筆墨運用又富有變化,尤其敷色更見豐富、和諧,仕女的素妝豔服與男賓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鮮明對照。幾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簾幕、帳幔、枕席上的圖案又絢爛多采。不同色彩對比參差,交相輝映,使整體色調艷而不俗,綏中出素,呈現出高雅、素馨的格調

《韓熙載夜宴圖》卷以時間為序列,共分五段,每段以屏風巧妙隔開,前後相連又各自獨立,圖中有許多獨具匠心的構思,體現了作者。敏銳細膩的觀察力和純熟暢達的表現力。從全圖的結構來看,畫家分別利用三件大的立屏將畫面分為四個部分,每部分內的空間深度感又透過斜置的榻、幾案、屏風等物件的對稱佈局來表現;全圖共繪了46人(女21人,男28人),有些人物頻繁出現,各自的形象統一。韓熙載在畫中出現五次,有左側、右側和四分之三正面,但形神不改;他氣宇不凡,眉頭緊蹙,憂心如焚。隨著晚宴情節的發展,韓公從穿黑袍(聽樂),發展到脫去黃衫(擊鼓),再穿上黑袍(休息),後轉入只剩一件內衣(清吹),最後又穿上黃衫(送客),韓熙載屢次更衣。

《韓熙載夜宴圖》,據宋《宣和畫譜》所載為五代十國南唐畫家顧閎中的作品。南唐的大臣韓熙載(南唐的三朝老臣)不被南唐後主李煜重用,深受猜疑。為自保,韓熙載以聲色為韜晦之所,每每大開私宴,和賓客縱情嬉戲。李煜聽說韓熙載生活「荒縱」,派畫院待詔顧宏中和周文矩到韓熙載家窺探,顧宏中回來後憑「目識心記」畫作此長卷,真實地描繪鬱鬱不得志的韓熙載,夜宴縱情聲色的一切,如實地畫下來交給他看。李後主看了此畫後,就暫時放過了韓熙載。

全畫分五段,段落之間,以屏風、帳篷等相隔:
第一段「聽樂」悉聽琵琶,描繪了韓熙載與賓客們正在聆聽彈奏琵琶的情景。此段出現人物較多,計有七男五女,有的可確指其人,穿紅袍者為新科狀元郎粲,韓熙載與狀元郎粲坐床榻上,彈琵琶者為教坊副使李家明之妹,,旁坐其兄,李家明離她最近並側頭向著她,,在場聽樂賓客還有另有韓的門生舒雅、妾伎弱蘭、太常博士陳致雍、紫薇郎朱跣、善舞少女王屋山等。

第二段「觀舞」擊鼓觀舞,描繪了韓熙載親自為舞伎擊鼓的場景。舞女王屋山跳六麼舞,觀者有的鼓掌,有的靜坐,場面十分熱鬧。韓熙載脫去外罩的黑袍,捲袖露肘,親持鼓槌擂「羯鼓」助興伴奏。而好友德明和尚不期而遇此景,尷尬地拱手背立,似乎是剛剛鼓完掌,眼神正在註視著韓熙載擊鼓的動作,但他又不好意思去看舞伎,露出一種尷尬的神態。

第三段「歇息」更衣暫歇,描寫韓熙載和諸女伎休息的場景,畫面由動轉入靜。韓熙載在侍女們的簇擁下躺在內室的臥榻上,一邊洗手,一邊和侍女們交談著。畫面上有客披被而眠,一侍女端酒,另一侍女以琵琶遮面,或許又在暗示剛剛有過一段男女之會。

第四段「清吹」清吹合奏,描寫夜深人靜,賓客已經不多,歇息過後,宴會重開,韓熙載換了便服身著便裝,敞開衣襟,袒胸盤腿而坐,一邊右手搖扇聆曲,一邊與侍女交談,同時欣賞著有五名侍女組成的樂隊吹奏笛簫。李家明則是站在一旁手持雲板摯拍相和。

第五段「散宴」曲終人散,賓客們有的離去,有的依依不捨地,或勾肩搭背,或握手惜別,與女伎們談心調笑。韓熙載穿上黃衫,一手舉在胸前示意,另一手緊握鼓槌,稍正衣冠起身與賓客們揮手告別,韓尚有客人在與歌妓調笑,似乎意猶未盡,想要通宵達旦的樣子。

乾隆皇帝的題跋序文置於畫作的最開頭,鄰接床榻上的第一個場景融為一體。「是卷後書小傳雲:熙載以朱溫時登進士第,躭聲色,不事名檢。繼得別卷,載陸遊所撰熙載傳,則雲:唐同光中擢進士第,元宗朝數言朝廷事,無所回隱。又言齊丘黨與必基禍,使周時識趙點檢,顧視非常。兩卷所載,出身不同,而品識亦異,紀載之不可盡信如此。及考歐陽五代史雲熙載盡忠能直言,又雲後房妓妾數十人,以此不得為相。觀其與李谷酒酣臨訣之語,意氣甚壯。及週師渡淮之戰,毫不能有所為,則其人亦不免於大言無當,非有乾濟之實用者。跋內又載後主伺其家宴,命閔中輩丹青以進,豈非叔季之君臣,專事聲色遊戲,徒貽笑於後世乎?然閔中此卷繪事特精妙,故收之秘笈甲觀中,以備鑑戒。乾隆禦識。」下有乾、隆二璽。

全卷以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各個情節,每段以屏風隔扇加以分隔,又巧妙地相互聯結,場景顯得統一完整。布局有起有伏,情節有張有弛,尤其人物神態刻畫栩栩如生。手卷沒有長度限制,為一代又一代的觀眾參與繪畫意義的建構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這使得手卷可以累積題跋、題簽和印章等重要的親筆簽名。它高不到 30 釐米,長近 3.5 米。

乾隆初此畫從私家收藏轉入清宮,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1921年溥儀從宮中攜出變賣,1945年11月被北京玉池山房(老闆馬霽川)購得,張大千與玉池山房掌櫃馬霽川交誼甚厚,開門見山便問此畫。馬霽川將其請入內室,馬掌櫃見貨遇識家,張口開價500兩黃金,竟與王府宅第價錢一般無二,張大千不假思索就答應了。又風風火火地帶著畫卷再至葉公綽家,與葉兩人再次同賞這件稀世名畫。他倆看一會兒畫,認定這幅《夜宴圖》絕對是真品,不是贗品。張大千決定暫緩買王府的房子,先買下《夜宴圖》,他感慨而言:「房子以後還有,而此圖一縱即失,永不再返。」張大千得到《韓熙載夜宴圖》後,不時展玩此卷,視為無上珍寶。他專為此圖刻了一枚印章「東南西北,只有相隨無別離」。加蓋在圖卷上。後帶到香港,1953年僅開價2萬美金,以最低價格轉讓給了一位朋友。原來,張大千是怕自己寓居海外,萬一國寶流失將成千古罪人,於是他決定將畫留在大陸。他採取了一個特殊方式,先以低價轉讓給一位朋友,再讓這位朋友轉讓給時任國家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局長的鄭振鐸,現入藏北京故宮博物館。

畫心尺寸約:50.7 X 250 cm

顧閎中(910~980)
江南人,五代十國中南唐人物畫家,曾任南唐畫院待詔,擅描摹人物神情意態,工畫人物,用筆圓勁,間以方筆轉折,設色穠麗,善於描摹神情意態,繼承唐代周昉而更趨纖細的線條,受後主李煜的書法影響,喜用顫動的「戰筆」線條表現衣紋,與周文矩齊名,曾畫過後主李煜的肖像。傳世作品《韓熙載夜宴圖》繪圖南唐中書侍郎韓熙載夜宴。

韓熙載(907年~970年)
字叔言,祖籍南陽,為五代時期北海(今山東濰坊)人,史上尚存其為「高密」「南陽」「昌黎」或「青州」人之說。唐末進士,是一位北方貴族,他頗負才華,能書善畫,精通音律,還是位具有一定成就的文學家,年輕時在京洛一帶即負盛名。後唐同光年間(923—926)考為進士,因父被李嗣源所殺而南逃江南,被南唐朝廷留用,成為南唐臣吏。後主李煜繼位時,南唐國勢不振,而北方的宋王朝則迅速崛起。李煜對自己小朝廷的存亡憂慮不安。對於韓熙載,李煜想授他為相,卻又不放心,心情十分矛盾。韓熙載為避免後主的猜疑,以聲色為韜晦之所,每每夜宴宏開,與賓客縱情嬉遊。關於其生平事略,宋代歐陽修《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第二」等還載:「(李)煜嘗以(韓)熙載盡忠,能直言,欲用為相;而熙載後房妓數十人,多出外捨私侍賓客。煜以此難之,左授熙載右庶子,分司南都。相也。欲以平章事贈之,問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對曰:「昔劉穆之贈開府儀同三司。」酒酣臨訣,熙載謂穀曰:「江左用吾為相,當長驅以定中原。」穀曰:「中國用吾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及週師之徵淮也,穀為將,以取淮南,而熙不能有所為將。

冷枚(1661年~?)
字吉臣,號東溴,膠州膠西人,清代畫家。順治十八年(1661年)生。早年遊京師,師從焦秉貞學畫,長於人物畫,尤精仕女,並且在宮中服務期間創作許多作品。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隨焦秉貞入內廷供奉。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畫成《仿仇英漢宮春曉圖》,現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雍正年間被逐出宮廷畫院,乾隆初再進宮,前後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與秉貞名相埒」。乾隆七年(1742年),以老邁辭歸。餘事不詳。其子冷鑑亦曾入宮,協助父親作畫。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一字蒼碩、蒼石、倉石、昌石,別號缶廬、苦鐵、大聾等,晚年以字行。浙江省湖州安吉縣鄣吳村人。清末民初篆刻家,亦工書法、繪畫。父親吳辛甲是清朝的舉人。母親為萬氏。在清末民初的中國畫壇上,吳昌碩形成了「吳昌碩流派」。他晚年定居於上海,被後世歸於「海上畫派」。

摹本的卷首或標題引首”韓熙載夜宴” 冷枚題 紅印:內廷供奉

是畫前題跋21字:“熙載風流清 為天官侍郎以 修為時論所誨 旨著此圖”,後面四字表明是奉旨作此圖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第一段「聽樂」悉聽琵琶,描繪了韓熙載與賓客們正在聆聽彈奏琵琶的情景。

第二段「觀舞」擊鼓觀舞,描繪了韓熙載親自為舞伎擊鼓的場景。

第三段「歇息」更衣暫歇,描寫韓熙載和諸女伎休息的場景,畫面由動轉入靜。

第四段「清吹」清吹合奏,描寫夜深人靜,賓客已經不多,歇息過後,宴會重開

第五段「散宴」曲終人散,賓客們或勾肩搭背,或握手惜別,與女伎們談心調笑。

人物風流獨佔魁,娛賓清夜綺筵開,醉眸頻看紅妝舞,疑是姮娥月裡來-吳昌碩(印:苦鐵)




延伸閱讀:

國畫會說話| 《韓熙載夜宴圖》的終極解密
韓熙載的千年夜宴
五代·南唐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 顧閎中唯一傳世作品
故宮600年,精度解析《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
【顧閔中韓熙載夜宴圖卷】
五代南唐顧閎中畫韓熙載夜宴圖 卷
越夜越美麗—試析唐寅陶穀贈詞圖及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的斷代考訂
《百家講壇》 20170918 國寶迷蹤19 《韓熙載夜宴圖》之謎 | CCTV

人物風流獨佔魁,娛賓清夜綺筵開,醉眸頻看紅妝舞,疑是姮娥月裡來。元-何廣。御定歷代題畫詩類(四庫全書本)

人物風流獨佔魁,娛賓清夜綺筵開,醉眸頻看紅妝舞,疑是姮娥月裡來。元代-何廣。御定歷代題畫詩類(四庫全書本)

圖上落款和印章備註:

韓熙載夜宴圖卷 印章
韓熙載夜宴圖卷 印章

韓熙載夜宴圖卷 印章

韓熙載夜宴圖卷 印章


韓熙載夜宴圖卷 印章

韓熙載夜宴圖卷 印章

韓熙載夜宴圖卷 印章

仕女 工筆 水墨
6
Share article:
清早期 绢本設色 立軸 芭蕉仕女圖 禹之鼎 康熙癸卯 1663
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年製

Related Posts

6 6 月, 2022 金銅

老件 18世紀 鑄鐵 蕉葉紋雙耳大炭爐 含座

6 6 月, 2022 金銅

老件 18世紀 鑄鐵 蕉葉紋雙耳大炭爐 含座

鑄鐵工藝製成,形制碩大,沉實堅穩重達18.6kg,飾雙龍搶珠蕉葉紋、回紋等等,設雙如意耳,底承三足,整體工藝精良,流瀉盎然古韻,觀來端穩大器。在工業革命之前,鐵製器具是大眾使用的器具。工業化時期的鑄鐵技術,18世紀下半葉,新技術的發展和鑄件逐步增長的需求...

Read More
31 5 月, 2025 金銅

清代 銀 瓜形蓋盒 一對 總重93.6g

31 5 月, 2025 金銅

清代 銀 瓜形蓋盒 一對 總重93.6g

蓋盒有的裝收貴重藥材,有的盛放化妝品或其他重要物品,較小的銀盒主要盛裝化妝品。這種工藝可能具有文化或歷史價值。銀盒的圖案反映了人們的吉祥觀念。如圖案中的纏枝花卉。「盒子」與「合」諧音,整器圖案寓意「和和美美」,夫妻恩愛、和諧美好、百年好合。瓜形蓋盒一對,...

Read More
Recent Posts
  • 早期 南亞 峇里島 柚木 大型木雕 漁翁灑網
    早期 南亞 峇里島 柚木 大型木雕 漁翁灑網
    7 9 月, 2025
  • 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年製
    古陶瓷 青花釉裡紅 龍穿纏枝番蓮紋 直頸小口柳葉瓶 款大清乾隆年製
    1 9 月, 2025
  •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28 8 月, 2025
Featured image: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Interested in the collection?

Connect with us
標籤
乾隆 五彩 人體 仕女 佛像 呂月華 天球瓶 天青釉 定窯 工筆 康熙 建盞 張大千 戒指 日本瓷 木雕 水墨 汝窯 油畫 版畫 玉石 琺瑯彩 瓶 粉彩 紅釉 絞胎 綠釉 翡翠 茶壺 裸女 轉心瓶 釉裡紅 鈞窯 銅雕 陳煥禎 陶瓷 雍正 雕塑 青瓷 青花 青釉 青銅器 高麗瓷 鬥彩 黃釉
Featured author image: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鵲遊居主人

Featured author signature: 南唐顧宏中 韓熙載夜宴圖 清摹本 絹本設色 工筆長手卷 冷枚 吳昌碩

Hi! I`m an authtor of this blog. Share my collectibles & story behind!

器物無聲 卻能動人 願有緣人共享交流~

分享藝術品 背後的文化、故事~

Cont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