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 趙無極1952 月滿千帆 版畫

大師 趙無極1952 月滿千帆 版畫
趙無極的《月滿千帆》畫作,藉由豐富的色彩和流動的線條,表現出一種輕盈而富有詩意的氛圍,這與克利的作品有著靈魂上的共鳴。同時,畫面中”月”和”千帆”的意象充滿了錯綜複雜的視覺衝突,也呼應了趙無極對於生命旅程的反思以及對自然的讚美。因此,可以說《月滿千帆》的畫作不僅是對詩歌的視覺再現,也是趙無極與克利之間藝術對話的結果,展現了他如何在東西方藝術的橋樑上構建起自己獨特的創作語言。帆船題材在趙無極的創作生涯中僅出現過三年(1951-1953),同時期如《月滿千帆》(105×120 cm)般大尺寸作品有紀錄的亦不超過五幅。除了尺寸、數量罕見,2019年趙無極基金會出版的《趙無極油畫全集》中對《月滿千帆》也有著大篇幅著錄與詳盡的出版記錄,甚至載明其來源為紐約畢趣畫廊,乃1952年第一家於紐約展出趙無極作品的畫廊,極具代表性意義。
《月滿千帆》是他在1950年代創作的一畫作,不僅是畫作,還有一首與之同名的詩作。展現了他對自然、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通過詩歌和畫作探索人類的情感和存在的意義。這首詩以“月”為意象,象徵著靜謐與圓滿,同時又有千帆競發的壯麗景象,反映了他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美的追求。趙無極1951年在瑞士的一次展覽中偶遇保羅·克利(Paul Klee)的作品後,從克利畫作中所得的靈感徹底改變了趙無極對空間的處理、對符號學的理解以及對空間的運用。保羅·克利是一位德國-瑞士的藝術家,以其獨特的色彩運用和形式簡化著稱。他的作品常常展現夢幻的質感,結合了抽象與具象的元素,使得畫面充滿了詩意與童趣。趙無極深受克利的藝術風格的啟發,因此也被視為「克利時期」的重要之作。有趣的是,整幅作品雖然是以油彩畫布為媒材,趙無極卻利用渲染的顏色技法,帶領藏家視角的游移,沉浸於創作之中。尤其是在色彩的運用和對形狀的抽象表現上。
趙無極Zao Wou-Ki(華裔法籍, 1920 – 2013)
趙無極是20世紀著名的華人畫家和詩人,也是同時代最暢銷的中國畫家之一,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東方的哲學和西方的現代藝術,將現代主義、書法和中國傳統風景畫的概念融為一體。趙無極主要使用油畫、水彩以及最終的水墨,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其特點是色彩對比強烈、線條濃烈、抽象抒情。如同中國傳統山水畫一樣,趙無極的畫作如同更大場景的碎片,具有流動性、透明度和優雅的光彩,反映了藝術家自身的內在能量。特別是在1960年代之後,他的創作風格逐漸走向更為自由和抽象的表達。趙無極表示,他早期受到保羅·塞尚 、 亨利·馬蒂斯和巴勃羅·畢卡索的影響。
1948 年,他移居巴黎,沉浸在巴黎的前衛藝術氛圍中,並與阿爾貝托·賈科梅蒂 、 胡安·米羅和薩姆·弗朗西斯等藝術家成為朋友。趙無極在世時曾在世界各地舉辦展覽。他獲得了日本藝術協會頒發的日本帝國文化獎繪畫獎和法國國家榮譽軍團勳章。如今,他的作品被收藏於羅浮宮 、 龐畢度藝術中心 、 古根漢美術館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 泰特美術館等眾多機構。在介紹趙無極時,可以強調他在藝術和文學上的多重身份,以及他如何通過詩歌和畫作探索人類的情感和存在的意義。他的作品不僅是視覺的盛宴,也是思想的啟發,讓人從中感受到東方哲學的深邃和西方藝術的活力。
出版資訊:
- 藏品描述: 限量200張中的第65張!有防偽凹凸鋼印!背面有趙無極專屬印章!。
- 趙無極 親筆簽名 65/200
畫芯尺寸:約 31cm X 22.5 cm
- 趙無極1952 月滿千帆 數位版畫
- 趙無極 親筆簽名 65/200
- 趙無極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發行的紀念文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