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彩 纏枝花卉 綬帶如意耳葫蘆尊 款大清雍正年製
鬥彩 纏枝花卉 綬帶如意耳葫蘆尊 款大清雍正年製
如意耳尊造型高雅雋美,青花呈色艷麗,釉色瑩潤,紋飾線條流暢,斂口,形似蒜頭,口沿及上部呈圓形,束頸,溜肩,中間束腰類似葫蘆,有凸起弦紋,兩側對稱置彎曲的如意形耳以連接上下部,下腹部渾圓,口、肩連以如意形雙耳,至底平收。通體施細膩白釉,釉面勻淨瑩潤,其上以鬥彩裝飾,口沿處繪捲草紋一周,壁繪纏枝花卉紋主題紋飾,近足處繪變形蓮瓣紋,圈足內青花雙圈,底落「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纏枝花卉紋如意耳尊,因瓶口與肩所飾對稱綬帶耳形似如意,故又名「如意尊」。此器形制為雍正朝新創,並延燒至乾隆時期。葫蘆尊亦稱如意尊,為雍窯新出器樣,體態穩重,線條優美。葫蘆尊又稱「雙喜寶珠瓶」,清宮文獻中見有收貯記錄,
鬥彩將釉下青花與釉上五彩,將兩種工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釉面的層次更為多元以及立體。
尺寸約:23.3 x 21.2 x 26 cm
鬥彩又稱「豆彩」、「逗彩」、「填彩」、「加彩」、「兜彩」,創燒於明朝宣德年間,成化時期的鬥彩最受推崇。在已成形的素色瓷胎上,首先選用青花顏料勾繪、描繪圖案輪廓和樣式,然後在表面施塗無色或淺色的釉彩,經高溫還原焰(約1300攝氏度)燒製成釉下青花瓷器。再在燒制好的釉下青花器皿上再用各種彩繪礦料進行填繪,再經過低溫烘烤(約700-800攝氏度),最終成型。是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結合的一種彩色瓷器裝飾工藝。
鬥彩雖然僅僅是一種裝飾手法,但其在彩繪瓷器的歷史上意義非凡。這是因爲青花瓷器的繪製與五彩的彩繪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工序,此前也沿著不同的方向發展。正是因爲鬥彩,將兩種工藝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釉面的層次更為多元以及立體,其裝飾性遠遠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釉上的彩繪,藉由青花的配合,地位也得到了提升。畢竟青花瓷器在當時已如日中天,同時的釉上彩卻很少受到重視。在此後的幾百年裡,釉上彩瓷器發展迅速,甚至搶去了青花瓷器的風頭。如此,鬥彩的重要性其實是將青花瓷的釉下彩與彩繪的釉上彩相結合,開拓性地做出一種新的瓷器裝飾技法,這種技法在之後被廣泛運用。
明代並無「鬥彩」之名,凡是釉上彩瓷均稱作「五彩」。由於當時還不能生產釉上藍色,凡是出現藍色的地方一定要依靠青花,所以,若要在瓷器上同時表現出藍彩與其他顏色,必須採用釉上、釉下彩色同時出現的效果,在製造工序上也較為繁複。
直至清代發明釉上藍彩,因而可以生產完全不依賴青花的純粹釉上五彩瓷器,從此把鬥彩單列一類。鬥彩可以形成類似於工筆畫的藝術描寫效果,且設色精當,素雅與鮮麗兼而有之,明麗悅目,清新可人。
清朝鬥彩瓷器的產量要大於明朝成化時期。康、雍、乾官窯都有一些仿成化鬥彩產品,特別是雍正時期己能有把握地仿燒出成化鬥彩,但這些仿品大都署本朝年款或不落款。